關(guān)于魏晉參錄尚書事制度的兩個問題
本文選題:參錄尚書事 + 合作共事。 參考:《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摘要】:魏晉南朝時期,出現(xiàn)了二人或超過二人參錄尚書事的制度。參錄尚書事的人,彼此之間并無分工,而是對尚書事務(wù)共同負責。多人參錄制,較之一人單錄制,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凝聚更多的智慧,加強尚書事務(wù)的處理能力;二是能夠形成尚書省長官之間的權(quán)力制衡,避免專權(quán)獨斷的局面。正是參錄制度的兩個制度優(yōu)勢,加上皇權(quán)有時式微的機緣因素,使得魏晉比十六國和南朝都更加盛行參錄尚書事現(xiàn)象。
[Abstract]:During the Wei, Ji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wo people or more than two ginseng recorded the system of Shang Shu. There is no division of labour among the people who refer to the Shang Shu, but they are jointly responsible for the book affairs. More ginseng recording has two advantages than one person recording alone: first, it can gather more wisdom and strengthen the handling ability of the affairs of calligraphy; second, it can form checks and balances of power between provincial governors, and avoid the situation of arbitrariness and arbitrariness. It is the two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the participation system, coupled with the opportunity factor of the imperial power, which makes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more popular than the 16 states and the Southern dynasties.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基金】:湖南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wù)費專項資金”
【分類號】:K235;D69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海帆;;宕昌的鳳鳥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2 劉洪強;;“姜維之母”的疏漏——兼談毛宗崗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邏輯錯誤”的修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3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4 陳道貴;從佛教影響看晉宋之際山水審美意識的嬗變——以廬山慧遠及其周圍為中心[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5 胡秋銀;試論郭泰之不仕不隱[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6 胡秋銀;南朝士人隱逸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 段偉;;救災(zāi)方式對中國古代司法制度的影響——因災(zāi)錄囚及其對司法制度的破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胡秋銀;劉浩;;論永和人物——以劉`暈齕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9 王莉;;漢樂府挽歌歌辭考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張勁秋;;《春秋經(jīng)傳集解》訓(xùn)詁術(shù)語略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慧斌;;試論南朝私學發(fā)展的原因[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張峰;;漢畫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姚樂;;關(guān)于漢鹽瀆縣的幾個問題[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尹鈞科;;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永定河歷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趙立新;;梁代的聚書風尚——以梁元帝為中心的考察[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付開鏡;;毒藥與魏晉南北朝政治斗爭和矛盾處理的關(guān)系(摘要)[A];毒理學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7 王貞平;;唐高祖、太宗兩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與“義”為中心[A];唐史論叢(第十三輯)[C];2011年
8 陳志強;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輝;;重溫手術(shù)源流對發(fā)展中醫(yī)的啟示[A];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圍手術(shù)期研究新進展學習班暨第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圍手術(shù)期醫(yī)學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竇懷永;;敦煌本《瑞應(yīng)圖》讖緯佚文輯校[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C];2004年
10 趙明山;;“七篇大論”的撰著年代及其學術(shù)地位[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內(nèi)經(jīng)學術(shù)研討會學術(shù)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6 范江濤;駁雜與務(wù)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2010年
7 王小燕;魏晉隱士美學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張?zhí)杖?協(xié)議離婚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范艷清;《史記》與魏晉南北朝文學[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宋肖娜;《漢語大詞典》瑕疵補正[D];湘潭大學;2010年
6 劉石磊;郭象《莊子注》“理”范疇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張世敏;魏晉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何麗;兩宋的僧詩批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明全;鮑參軍詩歌創(chuàng)獲論[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冷淑敏;再論王績的慕陶情結(ji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曉東;;偏執(zhí)的王安石[J];科學大觀園;2008年06期
2 白宏建;試論周公旦與召公Ym的關(guān)系[J];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20740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207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