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疆出土紡織物看漢唐時期西域文化的多樣性
本文關鍵詞:從新疆出土紡織物看漢唐時期西域文化的多樣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東北師范大學》 2008年
從新疆出土紡織物看漢唐時期西域文化的多樣性
張明宇
【摘要】: 西域位于東西方的“聯(lián)結(jié)部”。這里有來自東方中原、南方印度、西方巴比倫、埃及乃至希臘、羅馬等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民族和人種。他們在這里居住和生活,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西域因而匯聚了眾多的民族文化、獨特的地理文化和不斷更迭的宗教文化,加之“絲綢之路”的震蕩和輻射,使西域文化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耗散、整合的背景下,成為多種文化沖突的焦點和融合的終結(jié),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多元性、開放性的文化特質(zhì)。 紡織物作為文化的物質(zhì)載體,在東西方的交流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新疆地區(qū)出土的紡織品,在制作工藝與藝術風格等方面,都體現(xiàn)出了東西方文化因素在西域的匯聚與交融。 本文選取近年來新疆地區(qū)考古發(fā)掘出的紡織物,作為研究西域文化多樣性的一個切入點。細致地分析了出土紡織物中的精品,并從織物的圖案、服裝的樣式、紡織技術三方面對西域文化的多樣性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和深刻的探討,總結(jié)了西域文化多樣性出現(xiàn)的原因及其影響。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K876.9;K24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仲高;;西域綠洲農(nóng)耕文化的脈搏[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海濱;;進貢與卻貢——唐詩中葡萄的象征意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3 李清凌;;《曹全碑》碑主新考[J];絲綢之路;2011年14期
4 葉君明;郭純向;;獅子與佛教同時同步入華一說之商榷[J];考試周刊;2011年48期
5 丁杰;;兩漢西域諸國戶數(shù)、人口、勝兵情況的統(tǒng)計及蠡測[J];昌吉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喜富裕;;關于明朝成化年間“洮岷寺僧詭名冒貢”問題探討[J];西藏研究;2011年04期
7 劉輝;;西漢西北屯田與邊塞守御之聯(lián)系及其演變[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李并成;;漢敦煌郡境內(nèi)置、騎置、驛等位置考[J];敦煌研究;2011年03期
9 殷晴;;柳中屯田與東漢后期的西域政局——兼析班勇的身世[J];西域研究;2011年03期
10 吳晶;;《宋云惠生行紀》文本構成新證[J];西域研究;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魯安;;內(nèi)蒙古新出西域錢探微[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四輯)[C];2003年
2 吳順清;陳子繁;吳昊;;古墓中出土紡織物的清理與保護研究[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xié)會第三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鄭智毓;周小紅;;家紡織物經(jīng)向污漬織疵淺析[A];“泰坦杯”2005年全國無梭織機使用技術與產(chǎn)品開發(fā)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魏治國;繆衛(wèi)東;林小琴;王龍;章明建;蔡海燕;;磷氮阻燃劑在紡織物耐久阻燃整理中的應用[A];2005年全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竹云;;論張騫“鑿空”在歷史上的貢獻[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6 俞秋秋;;高僧智光與北京的幾所寺廟[A];紀念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建立十周年歷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論文集[C];1988年
7 李炳泉;;西漢西域伊循屯田考論[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8 松浦章;;關于明代海外諸國通事[A];明史研究第9輯[C];2005年
9 莫任南;;中國和歐洲的直接交往始于何時[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一輯)[C];1981年
10 李培棟;;魚豢“發(fā)蒙”[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麗 王昀加;[N];人民日報;2009年
2 韓容;[N];中國紡織報;2002年
3 彭蘇娜;[N];農(nóng)民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華凌;[N];科技日報;2002年
5 盧曉彥;小關;[N];中國紡織報;2003年
6 張緒山;[N];光明日報;2006年
7 章譯 編譯;[N];中國花卉報;2005年
8 新疆庫爾勒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 劉輝;[N];中國文物報;2007年
9 何仁;[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1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局 盛春壽;[N];光明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永強;兩漢時期的西域及其經(jīng)濟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海濱;唐詩與西域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范學新;哈薩克族民間文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4 廖冬梅;新疆民漢雙語現(xiàn)象與新疆社會發(fā)展之關系[D];新疆大學;2006年
5 錢紀芳;和合翻譯觀照下的服裝文字語言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陳金生;中國古代民族關系中的質(zhì)子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7 陳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8 張爽;公元前3-公元6世紀亞歐大陸絲綢貿(mào)易[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閻盛國;秦漢時期招降戰(zhàn)略戰(zhàn)術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10 閔海霞;匈奴發(fā)展史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宇;從新疆出土紡織物看漢唐時期西域文化的多樣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軍剛;七至九世紀各政權在西域的角逐及其與焉耆的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侯林虎;六朝與西域、南海的交流[D];南京大學;2012年
4 屈羅木圖;匈奴對西域的統(tǒng)治及統(tǒng)治措施[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5 陳強;遙遠的西部天堂[D];山東大學;2011年
6 趙曉燕;柔然民族關系初探[D];煙臺大學;2009年
7 宋迎春;唐代漢文化西傳西域與東傳日本的比較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任艷榮;“張騫鑿空西域”歷史現(xiàn)象再探討[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9 趙軍;西域社會變遷對維吾爾族消費習俗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10 任榮東;太赫茲技術在安全檢查中的應用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從新疆出土紡織物看漢唐時期西域文化的多樣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15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9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