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俞正燮棉花、煙草考
本文選題:俞正燮 切入點:棉花 出處:《中國農史》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著名學者俞正燮出于良史憂世的情懷,從他擅長的考據(jù)入手,主要通過文獻佐證方法,對事關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的主要經濟作物如棉花、煙草(尤其是鴉片)進行了專門的考證,撰寫系列文章,大多觀點新穎,征引史料豐富,論證較為嚴密?梢,俞正燮是清朝嘉道之際學術由"考據(jù)之學"轉向"經世之學"的先驅者和代表性人物之一。
[Abstract]:Yu Zhengxie, a famous scholar, began with the textual research he is good at, mainly through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to the main economic crops such as cotton, which have a bearing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our country. Tobacco (especially opium) has made special textual research and written a series of articles. Most of them have novel viewpoints, rich historical data, and more rigorous argumentations. Yu Zhengxie was one of the pioneers and representative figures in th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作者單位】: 淮北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淮北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
【基金】: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俞正燮考據(jù)學研究”(AHSKF09-10D96) 安徽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俞正燮文獻學研究”(2011sk762)
【分類號】:K249.3;S-0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胡金野;;中國對世界禁毒事業(yè)的重大貢獻[J];理論界;2006年01期
2 黃時鑒;《光明之城》偽書考[J];歷史研究;2001年03期
3 趙志龍;民國時期甘肅鴉片生產規(guī)模的數(shù)量分析[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岳峰;架設東西方的橋梁——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韓毅;宋代僧人與儒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3 蔣建國;晚清廣州城市消費文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4 耿元驪;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蘆琦;關于古代受教育資格及權利實現(xiàn)的考察與比較[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6 王曉華;近三十年中國大陸史學主潮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佳宏偉;區(qū)域分析與口岸貿易[D];廈門大學;2007年
8 趙欣;十八世紀英國漢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強;晚清陜西與湖北雙邊貿易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周益;論宋代文官制度充分發(fā)展的三大因素[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朱平;后殖民語境下的人的異化、自由與責任[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4年
4 鄭雪;宋朝建康府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靜萍;17-18世紀中國茶在英國[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6 馮卉;《遐邇貫珍》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7 陳靜;《宋人佚簡》研讀零拾[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王汨才;宋代鄉(xiāng)村富戶社會心態(tài)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維國;吸煙與清代社會[D];南昌大學;2008年
10 林琳;17-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瓷器貿易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志卿;虎膽·吐馬爾白;張江輝;;棉花不同生長期土壤水分空間分布規(guī)律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1年07期
2 莊麗;王進;白麗;蔣桂英;孫蜀江;楊鵬;王紹明;;基于高光譜的中國干旱區(qū)棉花遙感估產(英文)[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3 張成;劉定富;易先達;;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yè)化進展及現(xiàn)狀分析[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年14期
4 鄧玉娜;;種植理性與清代農家經濟選擇——以河南省為中心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5 ;鉀肥小知識[J];農家致富;2011年15期
6 ;“中化”牌農用鉀[J];農家致富;2011年15期
7 黨光德;;瑪納斯河灌區(qū)農田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1年08期
8 賈友江;;盛夏施肥的常見誤區(qū)[J];農村百事通;2011年14期
9 劉天紅;曲春雷;;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長中的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0年12期
10 曹巧蓮;孫悅;陳霄健;徐鑫;趙曉麗;;臨汾市近40a日照時數(shù)變化及其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譚啟玲;胡承孝;魏文學;;施用工業(yè)污泥對棉花中重金屬含量的影響[A];青年學者論土壤與植物營養(yǎng)科學——第七屆全國青年土壤暨第二屆全國青年植物營養(yǎng)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2 李新建;唐鳳蘭;楊舉芳;陳叢敏;鄒陳;劉輝;;新疆棉花延遲型冷害指標試驗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生態(tài)氣象業(yè)務建設與農業(yè)氣象災害預警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3 曹衛(wèi)彬;胡斌;劉姣娣;劉學;;新疆棉花遙感監(jiān)測區(qū)劃的研究[A];2007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張永紅;李湘閣;葛徽衍;;陜西近40年氣候變化及其對棉花生產的影響[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5 曹衛(wèi)彬;劉姣娣;劉學;;新疆棉花遙感監(jiān)測區(qū)劃的研究[A];農業(yè)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與建設現(xiàn)代農業(yè)——2005年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分冊[C];2005年
6 李新建;何清;袁玉江;;新疆主產棉區(qū)棉花典型氣候減產年的熱量特征分析[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7 王進;白麗;蔣貴英;楊朋;孫蜀江;;干旱區(qū)基于高光譜的棉花遙感估產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衛(wèi)星遙感應用技術與處理方法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8 顏增光;王琛柱;;綠葉氣味化合物介導的植物與植物間的相互作用——綠葉氣味化合物引起玉米釋放萜類化合物和衍生酯[A];農業(yè)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C];2005年
9 盛建東;楊玉玲;田長彥;文啟凱;;鹽化灌淤土壤化學特性空間相關性初步研究[A];中國地壤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文集(面向農業(yè)與環(huán)境的土壤科學專題篇)[C];2004年
10 金德銳;段志剛;郭鳳英;張巧玲;;不同施藥方式對棉田動物群落影響的研究[A];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中國昆蟲學會200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曹滌環(huán) 鄧國強;棉花抗旱把“三關”[N];湖南科技報;2007年
2 北京北方豐達種業(yè)有限公司 張志發(fā);棉花抗災減災技術措施[N];河北科技報;2006年
3 魏加旺 張宗桓;棉花雹災后管理要點[N];農民日報;2006年
4 宋青麗 張濤;雹災后棉花怎樣補救[N];陜西科技報;2007年
5 蘇農信;抗災自救:三搶一加強[N];江蘇科技報;2006年
6 省農林廳作栽站經作科 鄒芳剛;棉花澇災后加強田管[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7年
7 宋青麗 張濤;棉花澇災后的救護[N];陜西科技報;2007年
8 記者 李蓓 整理;尿素深施效果好[N];新疆科技報(漢);2007年
9 河北省農業(yè)廳經作處 河北省棉花學會;做好棉田災后管理[N];河北科技報;2006年
10 河北省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常務理事 陳春風;涂層緩釋一次肥技術進座[N];河北科技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懷志;基于知識模型的棉花管理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3年
2 王友華;側根原基發(fā)生相關基因NAC1激素作用特征及RSI-1功能初步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尉萬聰;草甘膦誘導高表達基因及啟動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5年
4 李章成;作物凍害高光譜曲線特征及其遙感監(jiān)測[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8年
5 于婧;基于GIS和地統(tǒng)計學方法的土壤養(yǎng)分空間變異及應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范存會;我國采用Bt抗蟲棉的經濟和健康影響[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2年
7 林克劍;B型煙粉虱寄主選擇機制及其應用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8 糾敏;煙粉虱、二種植物雙生病毒(TYLCCNV、TbCSV)和寄主植物三者之間的互作[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強;棉花滴灌水量微機輔助決策系統(tǒng)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劉清春;基于柵格數(shù)據(jù)的溫度變化對我國棉花溫度適宜度的影響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3 王國棟;微咸地下水滴灌對土壤次生鹽漬化及棉花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8年
4 楊玉玲;土壤化學特性空間變異性與棉花生長關系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1年
5 張朝勇;膜下滴灌條件下土壤水熱的動態(tài)變化和作物需水規(guī)律的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6 黃燕云;籽棉收購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山東大學;2007年
7 趙書軍;土壤溶質(磷)向根運移及吸收機理模型應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1年
8 賴波;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膜下滴灌作物水分響應及農田墑情預報模型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6年
9 劉曉麗;不同施肥措施對土壤磷素有效性影響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毛金梅;干旱區(qū)新墾土地利用方式與土壤質量變化的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6488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64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