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市民文化興盛的時代特征及社會效應探論
本文關鍵詞:宋代市民文化興盛的時代特征及社會效應探論 出處:《廣西社會科學》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有宋一代,隨著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市民階層的崛起、壯大,市民文化進入蓬勃發(fā)展和日漸繁榮時期,并且以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態(tài)勢躋身于社會的文化系統(tǒng)之中。宋代市民文化的興盛,不僅促進了宋代商品經(jīng)濟的繁榮和各類文化式樣的世俗化、大眾化,而且使士大夫階層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雅而俗化的趨勢,同時打破了文化娛樂活動的貴族化傾向,豐富了普通民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普通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分類號】:K244
【正文快照】: 中國歷史演進至宋代,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繁榮、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達,一個以從事手工業(yè)和商業(yè)活動為主體的龐大的市民階層迅速崛起,并且作為一個獨立的社會群體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存在。與宋代市民階層的崛起、壯大相適應,市民意識走向發(fā)展和成熟,隨之而來的是市民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龍登高;南宋臨安的娛樂市場[J];歷史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海濤;北宋時期汴河的歷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2 余江寧;論宋代京城的娛樂生活與城市消費[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張顯運;;宋代耕牛牧養(yǎng)技術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4期
4 王曾瑜;遼宋西夏金的避諱、稱謂和排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張建;;變化的天際線:唐宋都城商業(yè)樓閣演化歷史探究[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柴勇;;從宋代奢侈消費新特征看中國古代消費制度的轉變[J];保定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曹家齊;;北宋熙寧內諸司及其行政秩序——以參與接待成尋的御藥院和客省為中心之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何蕾;;宋代“貧民詩”成因探析[J];北方論叢;2012年01期
9 賈乃謙;;朱元璋的“植樹令”初探[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王俊奇;試論我國歲時體育的文化特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2 梅國宏;都市文化視域中的宋詞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宋金民;水滸小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偉;索倫鄂溫克宗教信仰:儀式、象征與解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易剛明;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國關系[D];暨南大學;2010年
6 朱文慧;南宋東南地區(qū)的民間糾紛及其解決途徑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劍;美學視野中清明節(jié)日民俗的整合[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許尚樞;濟公生平考略[J];東南文化;1997年03期
2 龍登高;略論宋代社會各階層的演變趨勢[J];中州學刊;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諸葛鎧;;市民文化及其裝飾藝術[J];民族藝術;2009年01期
2 李麗;;和諧社會背景下提升市民文化素養(yǎng)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4期
3 吳憲;;淺析市民文化培育的途徑[J];大眾文藝;2010年12期
4 張和平;;進一步弘揚大運精神 提升市民文化素質[J];南方論刊;2012年02期
5 馬尚斌;近代市民文化的重估與借鑒[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6期
6 陳愛娟;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化初探[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5期
7 崔再尚;;近代大連市民文化研究[J];大連近代史研究;2013年00期
8 楊冬梅;民國時期南京的市民文化研究[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9 張娟;;《天地》視野下的市民文化空間透視[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變“圈子文化”為“大眾文化”——深圳開辦“市民文化大講堂”的調查[J];黨建;200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海燕;任連娣;陳萍;;廊坊市民文化建設對策研究[A];廊坊市域經(jīng)濟與產(chǎn)業(yè)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應用經(jīng)濟學會第二屆年會征文選編[C];2008年
2 張同勝;;《水滸傳》與大眾文化[A];水滸爭鳴(第十輯)[C];2008年
3 張濤甫;;張恨水的報人角色[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讓文化融進市民生活[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2 通訊員 王大為 記者 孫占穩(wěn);廊坊市民文化大講堂成功舉辦100期講座[N];河北日報;2008年
3 通訊員 王永民;市民文化大講堂成功舉辦100期講座[N];廊坊日報;2008年
4 駐華南記者 戴軍;專家為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獻策[N];中國文化報;2009年
5 深圳商報記者 王光明;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鴻儒談笑處,,往來皆市民[N];深圳商報;2010年
6 馬忠煌 梁杰;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聽眾上億[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
7 記者 申深;市民文化娛樂支出增6.2%[N];黑龍江日報;2014年
8 深圳商報記者 張賀敏;市民文化大講堂成深圳新品牌[N];深圳商報;2006年
9 趙金;“您好!新周口”市民文化大講堂開講[N];周口日報;2007年
10 劉彥章;讓精英文化走向大眾[N];周口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谷學峰;近代濟南市民文化研究(1904~1937)[D];山東大學;2005年
2 林豐艷;青島市民文化研究:以報紙所見資料為中心(1922-1937)[D];山東大學;2007年
3 林靜;從傳統(tǒng)到當代—論中國市民文化[D];山東大學;2007年
4 郭娜;《新聞報》副刊與上海市民文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5 吳擁軍;1920年代上海之市民文化鏡像[D];廈門大學;2007年
6 吳曉雪;悲劇命運與文化思考[D];渤海大學;2014年
7 俞柳妃;宋代音樂商品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姜茜;繪畫中的市民文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3083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zggdslw/130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