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柱式高低墩橋梁地震響應分析
本文關鍵詞:雙柱式高低墩橋梁地震響應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雙柱式橋墩 有限元分析 地震響應 高低墩 橫系梁
【摘要】:由于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深化推進以及“十三五規(guī)劃”、“一帶一路”等政策的陸續(xù)推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我國西部地區(qū)交通事業(yè)的建設將迎來新一輪高峰。我國西部山區(qū)地形艱難,大量使用雙柱式高低墩橋梁結構,且西部地區(qū)地震頻發(fā),公路橋梁受地震作用而破壞的實例常有發(fā)生,所以對雙柱式高低墩橋梁的抗震性能分析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重點分析了西部山區(qū)幾種常見類型的高低墩橋梁在運用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法時的動力響應情況,研究其橋墩在縱橋向、橫橋向分別存在高差時的地震響應分析,并針對雙柱式橋墩的橫系梁對橋梁抗震性能的影響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使用通用的有限元軟件建立3D動力模型,對西部山區(qū)常見的四種橋梁類型(單向坡橋梁、跨山包橋梁、跨溝谷橋梁及等高墩橋梁)進行縱橋向高低墩在地震作用下的響應分析,并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表明縱向地震作用響應相比于橫向地震作用響應更大,約為兩倍的數(shù)值關系;剛度較大的矮墩承受的地震響應較大,而由于橋墩高度的增加,橋梁的抗震效果也隨之更強。(2)對橫向高低墩橋梁進行動力響應分析,結果表明由于橫橋向橋墩高度差值的增加,地震作用下的內(nèi)力差值也隨之增加,在墩高差值較小時,橋梁內(nèi)力結果離散程度較大,由于差值的增加,內(nèi)力差值變化趨于收斂。(3)對雙柱式橋墩橫系梁的數(shù)量及結構形式進行橋梁抗震性能影響性研究,分別探討對比了40m高的橋墩在鋪設數(shù)目從一到五的橫系梁時的內(nèi)力變化趨勢以及動力特性。結果表明在分別設置一至五道橫系梁時,結構的前六階振型基本一致,但六階以后的振型則變化無規(guī)律,可見該橋梁的低階振型并沒有受到橫系梁增加的影響,但高階振型卻受到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雙柱式橋墩 有限元分析 地震響應 高低墩 橫系梁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42.5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16
- 1.1 概述11-12
- 1.2 研究意義12-14
-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4-15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5-16
- 第2章 橋梁地震響應分析理論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16-27
- 2.1 概述16
- 2.2 反應譜分析方法16-19
- 2.2.1 反應譜分析的原理16-17
- 2.2.2 反應譜理論的地震力計算17-18
- 2.2.3 反應譜分析中的組合18-19
- 2.3 時程分析法19-22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2-26
- 2.4.1 土-樁基相互作用模型23-25
- 2.4.2 墩柱單元25-26
- 2.4.3 支座模擬形式26
- 2.5 本章小結26-27
- 第3章 雙柱式高低墩地震響應分析27-64
- 3.1 分析背景27-29
- 3.2 縱向高低墩地震響應分析29-46
- 3.2.1 工況選取31-34
- 3.2.2 地震動輸入34-37
- 3.2.3 地震響應計算結果37-41
- 3.2.4 地震響應分析41-46
- 3.3 橫向高低墩地震響應分析46-63
- 3.3.1 工況選取48-50
- 3.3.2 地震響應計算結果50-54
- 3.3.3 地震響應分析54-63
- 3.4 本章小結63-64
- 第4章 橫系梁對雙柱式橋墩地震響應分析64-80
- 4.1 概述64
- 4.2 模型工況選取64-66
- 4.3 計算結果分析66-78
- 4.3.1 動力特性分析66-69
- 4.3.2 反應譜分析69-74
- 4.3.3 E2地震作用時程分析74-76
- 4.3.4 實心、空心橫系梁地震響應分析76-78
- 4.4 本章小結78-80
- 主要結論及其研究展望80-82
- 致謝82-83
- 參考文獻83-8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聯(lián)彬,魏德敏;某收費站主體結構的三維地震響應分析[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吳再光;具有隨機參數(shù)的動力系統(tǒng)隨機地震響應分析[J];應用力學學報;1995年01期
3 李靜,陳健云,李昕;結構-地基體系的非比例阻尼影響及隨機地震響應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3期
4 陳禮榕;;大跨矮墩連續(xù)剛構地震響應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3期
5 梁嘉慶;葉繼紅;;非一致輸入下空間索結構的地震響應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5年06期
6 江磊;王秀麗;;某大跨拱形空間結構多維地震響應分析[J];空間結構;2014年01期
7 劉懷林,黃福偉,黃光清;金江金沙江大橋地震響應分析[J];公路交通技術;2004年02期
8 黃方;王爽;;兩種彈塑性梁單元在橋梁地震響應分析中的研究比較[J];中國西部科技;2009年23期
9 劉海卿;杜巖;于春艷;;考慮土-結構相互作用錐形管風電塔架地震響應分析[J];建筑結構;2010年S2期
10 趙少青;鄭蘇;高培峰;;岸邊起重機及碼頭地震響應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攀;閆貴平;吳海林;滑福慶;;隔震橋梁延性地震響應分析理論探討[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0年
2 劉鐵林;姜迎春;陳文博;;結構地震響應分析的波動方法[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3 劉海卿;杜巖;于春艷;;考慮土-結構相互作用錐形管風電塔架地震響應分析[A];第二屆全國工程結構抗震加固改造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4 高博青;楊曄;董石麟;;鐵塔——輸電線的地震響應分析[A];第九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5 李桂榮;付蓓;;結構地震響應分析的新方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1卷)[C];2009年
6 李杰;陳建兵;孫偉玲;;結構非線性隨機地震響應分析[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7 任德斌;趙文婷;;大跨鋼拱薄殼穹頂結構地震響應分析[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8 謝劍;王微娜;李波;;大型LNG儲罐的動力特性及非線性地震響應分析[A];第四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下)[C];2013年
9 謝強;薛松濤;陳昒;姚謙峰;王清敏;;高層輕板框架結構地震響應分析[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10 梅華東;胡勇;董寶輝;劉慶;;幾種框架形式的地震響應分析[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智;高速鐵路車橋耦合體系地震響應分析及報警閾值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2 王蕾;大跨度剛構橋地震響應分析及振動臺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劉彥輝;帶有分布參數(shù)的串聯(lián)體系地震響應分析及智能控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平平;隨機地震激勵下塔式起重機結構動態(tài)響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周桂吉;強地震區(qū)深水大跨度斜拉橋的地震響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龍宇;不同結構體系下的高低塔斜拉橋地震響應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施江波;大型LNG儲罐群樁基礎的地震響應分析[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5 李燦;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施工階段地震響應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4年
6 楊濤;單索面稀索鋼桁架梁斜拉橋地震響應分析[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7 何亞乾;(46+88+280+88+46)m雙索面斜拉橋地震響應分析[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8 李海;高墩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地震響應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9 徐燕;強震作用下高速公路隧道的地震響應分析與加固設計[D];青島理工大學;2015年
10 劉倩;大跨度超高門式結構的地震響應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472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74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