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貿易失衡的特征、原因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6 04:06
本文關鍵詞:中印貿易失衡的特征、原因及對策研究
【摘要】:中國和印度是亞洲最大的兩個發(fā)展中國家,山水相鄰,經貿關系往來歷史悠久,中國逐漸成為印度的第一大貿易國。印度作為“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環(huán)印度洋南亞大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主要參與國,中國繼續(xù)深入和印度經貿合作意義重大。但是近年來,印度對華貿易逆差規(guī)模逐步增大,成為阻礙兩國經貿合作巨大障礙。印度對華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不僅引起印度官方的擔憂以及對我國的抱怨,同時貿易保護傾向也逐步增強,對我國的反傾銷調查案不斷,不斷引發(fā)雙邊貿易摩擦,對兩國的長期經貿合作、我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以及我國的產能輸出極為不利;同時,我國對印度龐大的貿易順差也是我國整體對外貿易順差的一個縮影,長期規(guī)模巨大的貿易順差勢必會使我國成為世界各國貿易調查與處理的眾矢之的。近幾年,我國成為各種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調查的主要受案國家,阻礙了我國出口企業(yè)的發(fā)展;另外,龐大的貿易順差也使得我國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上面臨升值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立足國際貿易市場,結合雙邊貿易趨勢,深入研究中印貿易失衡特征,正確認識雙邊失衡并緩和貿易失衡形勢、減少貿易摩擦尤為必要。平衡雙邊貿易既符合印度的利益訴求,也有利于我國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更有利于推動與印度的長期經貿合作關系,切實實施好我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最后,中印貿易失衡也是我國對大多數(shù)國家失衡的一個典型案例,通過分析中印貿易失衡案例,對于我國進一步優(yōu)化外貿結構、促進貿易平衡、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為此,筆者對中印貿易失衡作出系統(tǒng)分析,就中印貿易合作的現(xiàn)狀、失衡的特征、失衡的原因與對策進行詳細研究。本文的內容分為五章,第一部分為緒論,包括選題背景和選題意義,文獻綜述和創(chuàng)新點難點分析。第二章具體闡述中印貿易的現(xiàn)狀,提出問題。第三章主要闡述中印貿易失衡的特征,從貿易方式、貿易結構、貿易地位、貿易強度等角度具體分析。第四章具體闡釋中印貿易失衡的根源,找到印方對我國商品貿易失衡的主要品種結構與種類,從而有針對性地縮減貿易失衡的規(guī)模。第五章就解決中印雙邊貿易失衡規(guī)模提出思考和建議。研究發(fā)現(xiàn),中印貿易失衡具有一般性、特殊性、階段性與不成熟性、順差轉移效應,導致兩國貿易失衡因素有國際性因素、結構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其他因素。
【關鍵詞】:中印關系 貿易失衡 順差轉移 結構性失衡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752.7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16
-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與意義10-11
- 一、選題背景10
- 二、選題意義10-11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11-14
- 一、研究貿易失衡的文獻綜述11-13
- 二、研究中印貿易的文獻綜述13-14
- 第三節(jié) 研究創(chuàng)新點、難點、不足之處與研究方法14-16
- 一、研究創(chuàng)新點、難點14
- 二、研究不足之處14
- 三、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中印貿易合作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16-24
- 第一節(jié) 中印貿易規(guī)模逐步擴大,增速放緩16-17
- 第二節(jié) 印度進口市場向中國轉移,雙邊貿易失衡持續(xù)惡化17-20
- 一、印度進口市場逐步向中國轉移17-19
- 二、印度對華貿易逆差持續(xù)惡化19-20
- 第三節(jié) 中印貿易摩擦逐步升級、隱患較多20-24
- 第三章 中印貿易失衡的特征分析24-42
- 第一節(jié) 國際貿易背景下中印貿易失衡特征24-32
- 一、中國外貿出超、印度外貿入超成為趨勢24-26
- 二、中印貿易失衡與各自國際市場貿易失衡趨勢相同26-27
- 三、中印貿易失衡的一般性與趨勢性27-29
- 四、中印貿易失衡的特殊性與不成熟性29-32
- 第二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商品結構特征32-38
- 一、中印貿易商品結構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33-34
- 二、中國對印度順差商品結構34-36
- 三、中國對印度逆差商品結構36-38
- 第三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貿易地位特征38-42
- 一、貿易結合度不高且不對稱38-41
- 二、對彼此市場的依賴程度不同41-42
- 第四章 導致中印貿易失衡的因素分析42-66
- 第一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國際性因素42-46
- 一、國際產業(yè)轉移與生命周期理論42-43
- 二、貿易轉移與順差轉移效應43-46
- 第二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要素稟賦與商品競爭力因素46-53
- 一、要素稟賦差異46-47
- 二、貿易競爭力指數(shù)47-49
- 二、顯性比較優(yōu)勢指數(shù)49-53
- 第三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結構性因素53-58
- 一、中印產業(yè)結構的差異53-56
- 二、經濟發(fā)展結構差異56-57
- 三、財政收支結構與需求結構差異57-58
- 第四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貿易方式因素58-63
- 第五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政策性因素63-64
- 第六節(jié) 中印貿易失衡的統(tǒng)計口徑誤差因素64-66
- 第五章 關于平衡中印貿易的對策思考66-82
- 第一節(jié) 結合要素稟賦,合理開展貿易與投資66-70
- 一、繼續(xù)推動印度資源密集型產品的“貿易+投資”合作67-68
- 二、推動印度技術、資金密集型產品的“投資出口引致”合作68
- 三、推動我國技術、資金密集型產品的“投資進口替代”合作68
- 四、推動雙邊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投資反向進口”合作68-69
- 五、優(yōu)化投資環(huán)境,便利投資條件69-70
- 第二節(jié) 有針對性的開展兩國產業(yè)合作70-74
- 一、推動中印農業(yè)合作、妥善解決雙邊有關產品的關稅問題71-73
- 二、深入制造業(yè)合作,拓展新型產業(yè)合作領域73-74
- 第三節(jié) 促進中印服務貿易發(fā)展74-78
- 一、加快旅游業(yè)服務貿易合作75-76
- 二、推動電影等文化娛樂業(yè)的貿易合作,建立電影論壇76
- 三、繼續(xù)深入在電子信息、電腦、IT以及“互聯(lián)網+”的合作76-77
- 四、加強藥品注冊、監(jiān)管合作與醫(yī)療保健合作77-78
- 第四節(jié) 共同推動自貿區(qū)建立78-82
- 一、加強溝通、規(guī)范貿易秩序、妥善處理貿易糾紛78-80
- 二、利用雙邊多邊合作機制,共同推進中印自貿區(qū)建立80-82
- 結論82-83
- 附錄83-85
- 參考文獻85-89
- 致謝89
本文編號:5246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ydyl/5246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