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情和領悟社會支持的利他行為的促進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共情和領悟社會支持的利他行為的促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政策的推行,近年來,對大學新生的各種干預研究呈上升趨勢,利他行為在校風建設上起到的顯著影響,引起了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等領域的廣泛討論。本文基于目前國內外對于利他行為的干預現(xiàn)狀,再通過文獻搜集、訪談、問卷設計出一套針對利他行為水平較低的大一新生的團體輔導方案,來探查采用團體輔導促進大學新生利他行為水平的即時有效性和持續(xù)有效性。研究首先運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使用《大學生現(xiàn)實利他行為問卷》對249名自愿填寫問卷的武漢輕工大學大一新生的利他水平現(xiàn)狀進行篩選和評估;然后,從其中利他水平為后27%的學生中選出了44名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接受團體心理干預,一組為同質性的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團體輔導方案針對利他行為、社會支持、共情能力三個方面設計,對實驗組進行為期一個多月共計6次的輔導干預,在團輔干預前后以及三個月內的兩次追蹤中均使用《大學生現(xiàn)實利他行為問卷》、《領悟社會支持量表》、《中文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進行測試,對各階段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最終,研究結果顯示:(1)團體輔導可以作為促進大學新生利他行為的干預方案是切實可行的(2)通過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團體輔導促進的利他行為水平的效果得以保持(3)領悟社會支持和共情能力的提高能夠促進利他行為
【關鍵詞】:大一新生 領悟社會支持 利他行為 共情能力 團體輔導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緒論10-12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義10-11
- 1.2.1 理論意義10-11
- 1.2.2 實踐意義11
- 1.3 研究問題和假設11-12
- 2 文獻綜述12-23
- 2.1 利他行為概述及相關研究12-17
- 2.1.1 利他行為的概念12
- 2.1.2 利他行為的測量12-13
- 2.1.3 利他行為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13-16
- 2.1.4 利他行為的干預研究16-17
- 2.2 領悟社會支持概述及相關研究17-18
- 2.2.1 領悟社會支持的概念17
- 2.2.2 領悟社會支持的測量17
- 2.2.3 領悟社會支持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17-18
- 2.2.4 領悟社會支持與利他行為的關系研究18
- 2.3 共情的概述及相關研究18-20
- 2.3.1 共情的概念18-19
- 2.3.2 共情能力的測量19
- 2.3.3 共情能力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19-20
- 2.3.4 共情與利他行為的關系研究20
- 2.4 團體心理輔導在心理干預中的應用20-23
- 2.4.1 團體輔導的概念20
- 2.4.2 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依據(jù)20-22
- 2.4.3 團體心理輔導效果的評估方法22-23
- 3 研究方法23-28
- 3.1 研究設計23
- 3.2 研究工具23-24
- 3.3 研究程序24-25
- 3.3.1 研究對象的招募24
- 3.3.2 研究對象的篩選24
- 3.3.3 研究對象的確定24
- 3.3.4 團體輔導的總體結構24-25
- 3.3.5 團體干預25
- 3.3.6 統(tǒng)計方法25
- 3.4 團體輔導方案25-28
- 3.4.1 團體輔導基本事宜25-26
- 3.4.2 結構性團體輔導活動方案26-28
- 4 研究結果28-34
- 4.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28-30
- 4.1.1 實驗組和控制組前測比較28
- 4.1.2 控制組前后測比較28-29
- 4.1.3 實驗組前后測差異比較29
- 4.1.4 實驗組和控制組后測比較29
- 4.1.5 實驗組后測與追蹤差異比較29-30
- 4.2 領悟社會支持、共情能力與利他行為的相關分析30
- 4.3 團體成員反饋及感受30-31
- 4.4 團體輔導回饋單結果31-32
- 4.5 領導者的觀察評估32-34
- 5 討論34-37
- 5.1 團體輔導干預效果的討論34-35
- 5.1.1 團體輔導干預即時效果的討論34
- 5.1.2 團體輔導干預長期效果的討論34-35
- 5.2 團體輔導的干預機制35-37
- 6 結論37-38
- 參考文獻38-43
- 附錄43-56
- 致謝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奧文;張璐琨;陳曉梅;武雪姣;姜燕;李彬彬;王林林;陳昕;牛春娟;;面部表情對利他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年02期
2 趙希;;影響女大學生利他行為因素的實驗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2年04期
3 盧謝峰;韓立敏;;大學生社會支持對壓力與健康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4期
4 李晨楓;呂銳;劉潔;鐘杰;;基本共情量表在中國青少年群體中的初步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2期
5 姚曉琳;劉洪;郭成;;大學生領悟社會支持與社交自尊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11期
6 陸慧菁;張雷;;親緣利他的內隱心理反應[J];心理科學;2010年02期
7 程德華;楊治良;;移情能力與內隱助人傾向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9年06期
8 劉聰慧;王永梅;俞國良;王擁軍;;共情的相關理論評述及動態(tài)模型探新[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5期
9 陳雪峰;時勘;;孤獨感與領悟社會支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8年05期
10 陳晶;史占彪;張建新;;共情概念的演變[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田健;班級心理委員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李婧煜;團體輔導對師范類專業(yè)學生共情能力影響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共情和領悟社會支持的利他行為的促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31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xinlixingwei/43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