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文化視域中的城市廣場舞發(fā)展引導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眾文化視域中的城市廣場舞發(fā)展引導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大眾文化 城市廣場舞 發(fā)展 引導 正義 制度
【摘要】:“城市廣場舞”是一種現(xiàn)代城市生活的綜合性群體休閑方式,具有溝通、健體、散心、健美、娛樂等功能,它節(jié)奏歡快、場面活潑、通俗易學且舞樂合一,廣受城市居民的喜愛,更是中老年人在茶余飯后的健身必選活動。隨著城市廣場舞的普及,參與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先前不為人注意的“隱患”也日益突出。因為城市廣場舞大多是群眾自發(fā)聚集起來的,既缺乏基本的管理規(guī)范也缺少必需的專用場地設施和藝術指導經(jīng)費,所以常常導致城市廣場舞成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的一場錯誤的聚會”;在城市廣場舞的諸多爭議中,比較突出的就是現(xiàn)狀中的“噪音擾民”和發(fā)展中的“低檔無序”。當前,城市廣場舞因“噪音擾民”難題而與周邊居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時有矛盾激化的社會沖突事件見諸報端;作為一種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聚合與延伸,城市廣場舞的發(fā)展不應該長時間處于“無序”、“無組織”和“低檔層”狀態(tài),應該從社會組織層面、財政幫扶層面、文化藝術內(nèi)涵提升層面等加以引導,使之真正成為健康規(guī)范、文明有序、精神煥發(fā)、集健身-休閑-文娛于一體的、綜合性的城市文化產(chǎn)品,成為新世紀中國在新型城市化過程中應運而生的“過硬”文化品牌。本文將“城市廣場舞”這一研究對象置于“大眾文化視域”進行理論層面與實踐層面相結合的研討和分析,認為城市廣場舞屬于新世紀以來快速城市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文化現(xiàn)象和社會現(xiàn)象。它具備大眾文化所共有的“短平快”、“感染性”、“易復制”、“受眾廣”等特性,同時又糅合了現(xiàn)代休閑體育、群眾舞蹈和流行音樂等因素,主體參與者具有鮮明的年齡階段、社會階層和特定時間等。把城市廣場舞發(fā)展納入大眾文化發(fā)展的維度,討論其發(fā)展中遇到的障礙與難題,條分縷析地研討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該論文細分五章。論文第一章首先對大眾文化的正義維度進行解析,從自由、平等和差異三個方面具體展開。首先從自由的方面,主要是沿著文化傳播的路徑,文化資源獲取、文化資源的消費和文化資源的創(chuàng)新與傳播三個方面論述文化的自由;其次是平等的方面,主要是按照主體的不同進行論述,文化消費主體之間的平等,文化資源獲取與消費的平等,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平等,對文化行為參與要素之間的平等進行論述;最后,從差異的角度進行論述,應當尊重消費主體之間的差異,尊重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這些都應當是社會生活中正常存在的現(xiàn)象,拒絕文化的“同質(zhì)化”趨勢,尊重和保持文化多樣性,尊重不同文化生態(tài)中不同的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應當結合地方性特色進行,但又不能膜拜制度,應給予文化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在一定限度內(nèi)自由的發(fā)展,拒絕以“自由”的旗號,任意推行“三俗”文化,差異應當是一定文化品質(zhì)之上的差異。第二章將結合廣場舞的特點,在文化正義維度內(nèi)對廣場舞進行解析,首先介紹廣場舞的特點,目前國內(nèi)發(fā)展狀況,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其次,從自由的維度對廣場舞進行解析,廣場舞參與主體是自由的,任何人都可參與,廣場舞的形式歡快自由,廣場舞的編曲和舞蹈方面是自由的,廣場舞的傳播同樣是自由的;再次,從平等的維度對廣場舞進行解析,廣場舞參與群體的平等,廣場舞文化之間的平等,廣場舞文化同其他文化形式之間的平等;最后,從差異的維度對廣場舞對話進行解析,廣場舞文化形式之間的差異,廣場舞接受和消費的差異,廣場舞同其他文化之間的差異等。第三章主要論述廣場舞文化的正義缺失及其表現(xiàn),廣場舞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播,首先,從制度設計上論述廣場舞文化正義缺失的原因,主要分析廣場舞群體的表現(xiàn)及原因,以及制度設計上對于廣場舞群體的忽視;其次,從市場資源、政治資源和社會資源三個方面論述資源利用上的正義排斥,論述廣場舞在發(fā)展過程中資源獲取方面的問題;最后,分析不同群體對于廣場舞的態(tài)度,廣場舞大媽們、家庭和社會不同群體對于廣場舞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第四章主要論述廣場舞文化的文化正義實現(xiàn),如何我國現(xiàn)階段實現(xiàn)廣場舞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首先,從政治制度方面進行論述,談論以人為本思想與社會穩(wěn)定、社會治理體制之間的關系問題,論述政治制度在文化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論述社會資源、市場資源和政治資源在廣場舞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應當起到的作用;再次,從廣場舞文化、參加群體和編曲等方面論述廣場舞,需找提升優(yōu)化自身文化形式的方式和途徑;最后,從廣場舞文化的普及與提高方面進行論述,論述廣場舞在我國大眾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論述廣場舞文化普及與提高之間的矛盾,需找解決這種矛盾的途徑。第五章主要論述廣場舞文化在這個時代的角色定位,廣場舞與其他文化形式之間的關系問題,廣場舞在這個時代自身發(fā)展問題,廣場舞在全球化浪潮中應當扮演的角色問題等進行闡述?傮w來看,廣場舞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文化體育活動,政府部門必須進行合理規(guī)劃、安排和引導。具體策略是:以扶持、引導、規(guī)范為重點,培育一批扎根基層、綜合素質(zhì)較高、專兼職結合的廣場舞教練隊伍,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內(nèi)涵、審美品位和健身功能,便于群眾接受的廣場舞作品,培育一批具有導向性、示范性的廣場舞品牌活動,同時,為基層群眾就近方便地提供廣場舞活動場地,廣泛開展免費發(fā)放教學光盤、公益培訓、展演展示、原創(chuàng)作品征集評選等普及推廣活動。要加強對廣場舞活動的規(guī)范管理,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結合實際制定人性化、針對性強的廣場舞活動管理辦法、活動準則或文明公約。
【關鍵詞】:大眾文化 城市廣場舞 發(fā)展 引導 正義 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722.1;G249.2
【目錄】: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導言10-25
- 一、問題的提出10-12
- 二、研究綜述12-20
- 三、主要框架20-21
- 四、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21-24
- 五、研究的不足24-25
- 第一章 大眾文化的正義維度25-40
- 第一節(jié) 自由的維度25-29
- 一、獲取文化資源的自由25-27
- 二、享有文化資源的自由27-28
- 三、文化創(chuàng)新與傳播的自由28-29
- 第二節(jié) 平等的維度29-34
- 一、“人”的身份平等30-31
- 二、消費文化的資源平等31-32
- 三、不同文化之間的平等32-34
- 第三節(jié) 差異的維度34-40
- 一、文化主體與文化認同34-36
- 二、尊重制度與文化認同36-37
- 三、文化批判與文化認同37-40
- 第二章 廣場舞的文化正義解析40-45
- 第一節(jié) 爭議中的廣場舞40-41
- 第二節(jié) 廣場舞文化的自由解析41-42
- 第三節(jié) 廣場舞文化的平等解析42-44
- 第四節(jié) 廣場舞文化的差異解析44-45
- 第三章 廣場舞中的文化正義缺失及其表現(xiàn)45-53
- 第一節(jié) 制度供給上的正義天平45-48
- 一、特殊歷史時期的社會影響45-46
- 二、改革開放后的制度變遷46-47
- 三、公共服務資源分配上忽視47-48
- 第二節(jié) 資源利用上的正義排斥48-50
- 一、市場資源的排斥48-49
- 二、政治資源的排斥49-50
- 三、社會資源的排斥50
- 第三節(jié) 大媽群體與廣場舞的認同分析50-53
- 第四章 文化正義的實現(xiàn)53-61
- 第一節(jié) 制度維度的路徑53-55
- 一、制度的頂層設計53-54
- 二、在社會治理中體現(xiàn)“人本”價值54-55
- 第二節(jié) 資源利用的正義55-57
- 一、市場資源55-56
- 二、財政資源56
- 三、社會資本資源56-57
- 第三節(jié) 內(nèi)涵層次的提升57-59
- 一、大眾文化的邊界突破57-58
- 二、廣場舞群體的素質(zhì)提高58-59
- 三、提升廣場舞的文化品味59
- 第四節(jié) 普及與提高的矛盾調(diào)和59-61
- 第五章 結語61-63
- 參考文獻63-70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70-71
- 后記71-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宏;北京城市廣場群構想[J];裝飾;2002年06期
2 徒阿;;歷史名片——歐洲城市廣場故事[J];公共藝術;2010年03期
3 董玲;喻德榮;;長沙城市廣場公共藝術“氣質(zhì)美”的表達[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年04期
4 黃博洵;;淺談城市廣場的作用及其改善和發(fā)展[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5 樊衍;龍玲麗;陳凡;;湘潭市城市廣場功能性調(diào)查與研究——以湘潭市東方紅廣場為例[J];設計;2012年02期
6 楊川;;當代城市廣場審美特征的文化闡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10期
7 張晏;;漫談中國城市廣場[J];黑龍江史志;2013年15期
8 陳晨;;關于城市廣場“7C”理念的分析與探討——以貴陽筑城廣場為例[J];大眾文藝;2014年02期
9 楊樂;;淺談城市廣場文化[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年12期
10 蔡東;淺談城市廣場群眾舞蹈[J];戲文;199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岳;;我對南京城市發(fā)展中的城市廣場文化建設的思考[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2 張君麗;;淺談城市廣場的客廳功能[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3 孟慶林;梁劍麟;李鵬;邱堅珍;;亞熱帶城市廣場熱環(huán)境分析[A];全國暖通空調(diào)制冷2000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00年
4 張金望;;關于城市廣場綠化景觀設計的思考[A];2007湖南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論文集[C];2007年
5 張靜;周欣;;城市廣場改造案例研究——以塘沽區(qū)街坊劇場廣場改造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4.城市設計)[C];2012年
6 王繼文;;淺談城市廣場之下沉式[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7 黃卉;;城市廣場色彩景觀研究——以揚州虹橋坊商業(yè)廣場為例[A];2013中國流行色協(xié)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蘆繼紅;陳元元;;城市廣場規(guī)劃設計初探[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卿篤超;趙靜;;淺談現(xiàn)代城市廣場規(guī)劃設計——以許昌市雙龍湖廣場規(guī)劃設計為例[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8卷)[C];2007年
10 王席;;淺談城市廣場規(guī)劃設計的基本原則[A];2014年7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德祥;樹———應該在熱帶城市廣場與街道唱主角[N];中國建設報;2002年
2 劉銀亮;淺談城市廣場規(guī)劃建設[N];中國貿(mào)易報;2006年
3 記者 柴 海;大商股份4.7億元收購青島新城市廣場[N];證券時報;2006年
4 高志廣;市民熱議:建城市廣場“特”字第一[N];沈陽日報;2008年
5 記者 楊華;安塞引資2.8億元建設城市廣場[N];陜西日報;2009年
6 記者 劉浪;主城年內(nèi)開建8個城市廣場[N];重慶日報;2009年
7 記者 劉浪;主城今年新建10個城市廣場[N];重慶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李召偉;走進銀座城市廣場[N];東營日報;2010年
9 黃大成;城市廣場:開放的建筑更加文明[N];中華建筑報;2010年
10 記者 蔡玉高;拓展“微博問政”,南京首建“城市廣場”[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慧瓊;城市廣場休閑體育的價值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駿;現(xiàn)代城市廣場設計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1年
3 周蓓;基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廣場功能演進與空間營造[D];長安大學;2011年
4 盧群;城市廣場邊界的認知[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5 邱召恒;武漢城市廣場形態(tài)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潘元凱;南昌市城市廣場景觀問題及對策研究[D];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7 毛~/韜;人性化思想在現(xiàn)代城市廣場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8 李梓昕;北京城市廣場公共藝術現(xiàn)狀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3年
9 韓冰;濱海城市文化廣場景觀特色的營造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10 趙青云;城市廣場的人性化設計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534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65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