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課程原典教學法初探
【作者單位】: 咸陽師范學院政治與社會學學院;
【基金】:咸陽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政治思想史課程原典教學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642.4;G1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安全;;親近原典[J];名作欣賞;2008年01期
2 張琪;;對于“原典精讀”的一點感受[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胡俊杰;《使徒行傳》——中國教會原典性行為依據(jù)[J];天風;2001年07期
4 張立;龔明德;;原典紙閱讀和出版潛規(guī)范[J];文學界(專輯版);2007年02期
5 張猛;;關于訓詁批評的幾個基本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林慶彰;明末清初經學研究的回歸原典運動[J];孔子研究;1989年02期
7 徐迎新;;在原典的解讀中創(chuàng)造[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張坤;;原典探幽與學術創(chuàng)新——評陳軍《建構與解構:文藝學美學論稿》[J];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06期
9 陳圣宇;;翻譯漢學作品須重視原典回譯[J];博覽群書;2007年02期
10 韓磊;尹延冰;;品味36計之三 引友殺敵,不自出力 第三計“借刀殺人”[J];走向世界;2011年09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思和邋汪涌豪;原典——一種基礎教養(yǎng)的范本[N];文匯報;2007年
2 記者 陳香;“原典”將成川大全校新生必修課[N];中華讀書報;2006年
3 童慶炳;文藝學教材“新編”:回歸“原典”[N];中華讀書報;2012年
4 楊雪梅 馬曉;文懷沙:為中華文明聚原典[N];人民日報;2005年
5 丁楊;從“革命”《治理中國》 循原典解讀《孫子》[N];中華讀書報;2010年
6 紀語;“極端”的通識教育[N];中華讀書報;2012年
7 顏長江;浮躁年代的“原典”影展[N];中國攝影報;2012年
8 張瀅瑩;構筑基礎 提升閱讀[N];文學報;2007年
9 仲偉民;弘揚國學從重溫原典開始[N];光明日報;2006年
10 記者 余傳詩;《大學經典》為經典研讀者提供優(yōu)秀讀本[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佳閩;中國古代文論中“原典情結”及其相關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2 干清華;與原典的比較來看《奉教人之死》的獨創(chuàng)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465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546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