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常:新媒體時代的國學經典出版
本文選題:新媒體時代 + 國學經典出版 ; 參考:《出版廣角》2017年20期
【摘要】:新媒體時代,曾經形成出版熱潮的國學經典面臨新生的契機。諸多看似常識的問題,需要重新思考。在觀念上,應該從批判走向寬容與多元;需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擁抱技術,但更應立足內容建設,回歸出版本質;利用新媒體,應充分考量不同特性。其中有順應新媒體時代的新變,更有對出版業(yè)恒常價值的堅守。
[Abstract]:In the new media era, the Chinese classics, which had formed a publishing boom, were faced with a new chance. Many seemingly common sense questions need to be reconsidered. In concept, we should move from criticism to tolerance and pluralism; we should embrace technology with an open mind, but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content construction an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publishing; we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en using new media. Some of them conform to the new chan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but also adhere to the constant value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南昌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G122;G2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樹增;;做一名優(yōu)秀的國學薪火傳承者——桓臺國學經典研讀講座演講稿[J];集寧師專學報;2009年01期
2 劉雨晴;;讓國學經典名句照亮學生……[J];教育科研論壇;2009年06期
3 ;用多媒體軟件學國學經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9年03期
4 李光彩;張君平;牛蔚欣;;當代,我們該怎樣倡導國學經典[J];才智;2009年16期
5 常崇宜;;譚平、萬平新著《國學經典導論》讀后[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付金才;;國學經典與創(chuàng)新能力[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7 譚新軍;;學校國學經典教學實踐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10年S2期
8 劉安然;滕玉宇;康穎歡;李瑞麗;;國學經典與大學生形塑問題研究[J];才智;2011年17期
9 杜霞;;國學經典教育的尺度與分寸[J];教育學報;2012年01期
10 翟海燕;;國學,穿越時空的經典——淺談我園在“國學經典教育”中的實踐與探索[J];才智;2012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計亞男;國學經典教育就是素質教育[N];光明日報;2009年
2 齊艷霞;為什么要讀“國學經典”[N];四平日報;2009年
3 文頎;用歌唱和朗誦傳播國學經典[N];中國文化報;2013年
4 “中華經典系列詠誦”總策劃 劉世民;用歌聲弘揚國學經典[N];中國藝術報;2013年
5 丹石;一座通向國學經典的思想津梁[N];中國組織人事報;2014年
6 李北陵;閱讀國學經典 提升國民素質[N];今日信息報;2007年
7 亞飛;國學經典教育跨入信息時代[N];國際商報;2009年
8 ;“育靈童”開啟國學經典教育信息時代[N];中華讀書報;2009年
9 范安富 劉金;鄰水縣以國學經典推動學習實踐活動[N];廣安日報;2009年
10 溫新 記者 李娟;溫江推廣國學經典不忘困難群眾[N];成都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茜;試論用國學經典提升金融企業(yè)員工的人文學養(yǎng)[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邵菲菲;新媒體時代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對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860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88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