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中內地獲獎電影的中國文化圖景呈現(xiàn)
本文關鍵詞: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中內地獲獎電影的中國文化圖景呈現(xiàn) 出處:《山東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文化 內地獲獎電影 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 對外傳播
【摘要】: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中國社會的開放和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內地電影開始走出國門,登上世界舞臺,在世界各大電影節(jié)上斬獲頗豐,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進行中國文化的傳播;仡櫧30年來的國際電影節(jié),有不少中國內地電影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獲獎的中國內地電影也在文化的對外傳播過程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內地獲獎電影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一個載體和方式,對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以獲獎內地電影為視角研究中國文化的課題,還沒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學界尚沒有較為系統(tǒng)的解讀與剖析。本課題力圖通過對中國內地在三大國際電影節(jié)(柏林、戛納、威尼斯)上獲獎影片的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對此類獲獎電影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和展現(xiàn),揭示內地獲獎電影對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作用,構建內地獲獎電影中的中國文化圖景,為更好的傳播中國文化提出建議。本文主要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對研究背景、研究依據(jù)、理論框架、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等進行簡要說明。第二章通過對在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柏林、戛納、威尼斯)獲獎的內地電影進行梳理,分析出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對中國文化的偏好。第三章概述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現(xiàn)代文化符號以及地域文化符號,并結合部分電影進行闡述。第四章是展示中國文化圈里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并分析這些文化符號在現(xiàn)實與電影呈現(xiàn)中的差異。第五章是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提出依托電影傳播中國文化的策略。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with the opening up of Chinese society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mainland Chinese films began to go out of the country and step onto the world stage, making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the major film festivals in the world. And with the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scale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Looking back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f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many mainland Chinese films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The award-winning Chinese mainland films also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s a carrier and way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the award-winning films in the mainland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ward-winning mainland films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re is no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ext analysis of the winning films in the three majo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Berlin, Cannes, Venice)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and displays this kind of award-winning films, reveals the role of the award-winning film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constructs the picture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award-winning films in the mainland.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bas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three major European film festivals (Berlin, Cannes, Venice). The third chapter summarize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 modern cultural symbols and regional cultural symbols. Chapter 4th is to show the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cultural circle of China, an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ultural symbols in reality and film presentation. Chapter 5th is aimed at th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film from macro and micro level.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J991.7;G1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會林;李雅琪;馬琛;楊卓凡;;中國電影在周邊國家的傳播現(xiàn)狀與文化形象構建——2016年度中國電影國際傳播調研報告[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年01期
2 姜波;;中國電影對外傳播路徑探析與反思[J];東南傳播;2016年07期
3 饒曙光;;中國電影對外傳播戰(zhàn)略:理念與實踐[J];當代電影;2016年01期
4 宋揚;;中國電影的地域文化解析[J];電影文學;2014年14期
5 陳曉偉;;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年10期
6 王麗雅;;中國文化符號在海外傳播現(xiàn)狀初探[J];國際新聞界;2013年05期
7 馮聚才;;文化符號與文化軟實力[J];開封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8 鄧伍英;;影視服飾文化符號的多重社會意義[J];文藝研究;2012年08期
9 史博公;張秀潔;;論飲食文化于電影創(chuàng)作之功能[J];當代電影;2012年06期
10 吳瑛;;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對5國16所孔子學院的調查[J];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李匯群;;用電影佳作建構中國文化新符號[N];光明日報;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田星;中國藝術電影的跨國流動:歷史、文本和思潮(1979-2010)[D];上海大學;2015年
2 李曉靈;新時期以來中國電影國際競爭力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對外傳播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2 李俊;2000年以來華語電影的國際傳播和影響[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本文編號:14401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44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