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研究
本文關鍵詞: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研究
【摘要】:近代以來,文化問題幾乎成為每一場大沖突的發(fā)端,隨之而來的便是矯枉過正的文化怪圈。在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交織雜糅背景下,如何繼承和發(fā)揚我們憂秀的傳統(tǒng)文化,如何學習和借鑒現(xiàn)代文化,成為中國幾代知識分子希冀解決的問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無一不是中國知識分子挽救危亡的實踐,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其中沒有正確的文化觀作為指導,是失敗的重要原因。直至以毛澤東為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于古今中外一切人類的優(yōu)秀文明成果都報以尊重和學習的態(tài)度,并創(chuàng)立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才為中國的近代化乃至現(xiàn)代化轉型指明了方向。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因襲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規(guī)撫先進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對百年來中西、古今文化論爭的歷史總結和超越。它是第一個具有完備理論形態(tài)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理論淵源,近代中國的民族危機,歐風美雨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一代知識分子的迷茫與困惑是其形成的歷史背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本源性積淀,西方先進文化的點滴性啟迪,馬克思主義文化的原理性繼承,瀟湘文化的區(qū)域性熏陶是其形成與發(fā)展的理論淵源;它的形成與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密不可分,五四革命至大革命時期,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開始萌芽;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形成并且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正式形成并日益走向成熟;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進一步發(fā)展了他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如何對待中西文化,二是如何處理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的關系,三是未來的中國需要一個怎樣的新文化;面向世界的文化視野、篤行實踐觀的文化品質(zhì)、鐘愛中國風的文化性格是新民主主義文化觀主要特點;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指明前進和發(fā)展的具體方向,對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和發(fā)展以及中華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中維護文化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02;A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悅;;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的再解讀——評《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文化自覺》[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張德旺;新民主主義文化觀形成過程探析[J];學習與探索;1994年06期
3 殷燕;;新民主主義文化對中國社會轉型時期文化的指引[J];學理論;2014年01期
4 汪中華,彭涌;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構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的支點[J];理論探討;2000年02期
5 劉輝;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體系形成標志新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6 劉倉;關于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民族性問題[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7 丁長榮;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民主內(nèi)蘊[J];廈門特區(qū)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8 黃延敏;近十年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研究述評[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5年03期
9 劉輝;深化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研究之我見[J];教學與研究;2005年02期
10 趙海龍;拓宏偉;;2001年以來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研究綜述[J];黨史文苑;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關海庭;;新民主主義文化運動述評[A];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文叢第四輯[C];1993年
2 趙立彬;;文化論爭背景下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論——以延安《中國文化》雜志為中心[A];中國共產(chǎn)黨與現(xiàn)代中國[C];2001年
3 余玉花;;瞿秋白對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的貢獻[A];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105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郭代習;熊大薇;;黨的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A];浙江省暨華東六省一市黨史系統(tǒng)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5 王璐;;試述毛澤東對新民主主義文化先進性的分析[A];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6 侯且岸;;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論析[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郭德宏;;評關于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觀是否重視民主的不同意見[A];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陸益軍;;論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觀[A];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9 王玉祥;;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哲學透視——《新民主主義論》對文化問題的認識再探[A];毛澤東鄧小平與現(xiàn)代中國——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與中共永定縣委、永定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召開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學術討論會重要講話與論文選集[C];199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湯涌;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的當代啟示[N];學習時報;2012年
2 王素莉;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觀[N];學習時報;2006年
3 張江明;和諧文化的內(nèi)涵與特色[N];學習時報;2007年
4 張江明;和諧文化是內(nèi)涵和特色[N];貴陽日報;2006年
5 侯且岸;張聞天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二)[N];學習時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建娥;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jīng)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欽茹;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的民族意蘊[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徐珊;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3 丁彥明;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及其當代啟示[D];揚州大學;2015年
4 徐英;新民主主義文化與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的形成[D];揚州大學;2015年
5 林瑞雙;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觀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黨校;2016年
6 秦曄;論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現(xiàn)代性[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7 趙海龍;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蘊[D];延安大學;2009年
8 鄧燦輝;新民主主義文化綱領的形成與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劉立豐;“兩個口號”論爭與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的形成[D];湘潭大學;2003年
10 閆曉英;論新民主主義文化精神[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968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9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