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視角下的中國國家認同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公民身份視角下的中國國家認同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公民身份 國家認同 中國 政治認同
【摘要】:“我是誰”以及“我們是誰”一直是人類不得不面對和思索的問題,在交往與交流日益頻繁、緊密的全球化時代,它們變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回答的問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自我認同和國家認同問題變得日益凸顯,新的認同不斷涌現(xiàn),舊的認同不斷復活,現(xiàn)存的認同不斷變化。其中國家認同問題更顯復雜,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而且在各個國家呈現(xiàn)出形態(tài)各異的問題圖景。因此,從政治哲學的層面探討中國的國家認同問題及其建設之道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之所以從公民身份的角度探討當代中國的國家認同問題,主要是基于兩點考慮:一是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學界關(guān)于中國國家認同的文章多集中在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以及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關(guān)系的研究上,出于多角度分析、探究問題的思維導向,我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從公民身份這個新視角參與進去,以期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當代中國的國家認同。二是當今中國正處于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公民的公民身份意識、政治參與意識以及政治權(quán)利意識不斷增強,它已經(jīng)給以及將會給中國的國家認同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我們是否應該將政治認同視為國家認同的核心,如果我們承認今天中國的國家認同存在著潛在的危機,那么究竟是哪些主要因素最可能威脅中國的國家認同?本文主要內(nèi)容分為四章,在第一章中,筆者著重從基本理論層面分析了公民身份和國家認同的概念內(nèi)涵,以及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在第二章中,筆者通過回顧中國國家認同歷史的發(fā)展過程,認為中國人的國家認同的發(fā)展歷程有兩次大轉(zhuǎn)變:即由文化認同向民族認同的轉(zhuǎn)變,由民族認同向政治認同的轉(zhuǎn)變。在第三章中,筆者從公民權(quán)利保障不足、政治認同的式微和文化認同的困境、多民族國家的現(xiàn)實和國家認同建設的滯后等方面分析了公民身份因素凸顯下的中國國家認同問題。在第四章中,筆者從四個方面思考了如何提升中國人的國家認同。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621.5;G0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紀霖;;共和愛國主義與文化民族主義——現(xiàn)代中國兩種民族國家認同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祁進玉;;公民身份與國家認同: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公民教育實踐[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9年01期
3 曾競;;國家認同:愛國主義的內(nèi)核[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4 貝克;鄧正來;沈國麟;;風險社會與中國——與德國社會學家烏爾里!へ惪说膶υ抂J];社會學研究;2010年05期
5 韓震;;全球化時代的公民教育與國家認同及文化認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05期
6 郭艷;全球化時代的后發(fā)展國家:國家認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9期
7 李曉霞;;試析維吾爾民眾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徐黎麗;;論多民族國家中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沖突——以中國為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周平;;論中國的國家認同建設[J];學術(shù)探索;2009年06期
10 龐金友;;族群身份與國家認同:多元文化主義與自由主義的當代論爭[J];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04期
,本文編號:12362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123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