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問題與伊朗核問題之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7 18:30
繼印度和巴基斯坦1998年核風波之后,朝鮮核問題與伊朗核問題接連出現(xiàn)。美國對朝伊兩國態(tài)度強硬、步步增壓,而朝伊兩國更是以“超強硬對強硬”、撲朔迷離、不愿妥協(xié)。東北亞和中東地區(qū)再次陷入戰(zhàn)爭邊緣的危險境地。本文首先闡述了朝伊兩國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分別介紹了朝核問題和伊核問題的基本背景和發(fā)展脈絡。其次分析了朝伊兩國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朝伊核問題反映了國際關(guān)系領(lǐng)域里的諸多矛盾,各個大國對朝伊核問題都有不同的立場和態(tài)度,這注定了國際社會各方將圍繞朝伊核問題進行較量。第三,從背景、升級原因、當事國核計劃目的等方面對朝核問題與伊核問題的異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比較研究。最后,在對朝伊兩國核問題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可行性預測的基礎(chǔ)上,闡述了中國的政策選擇,從而促進解決朝伊兩國核問題的多邊體制朝更務實、更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并期望最終得到和平解決。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引言
一、朝伊兩國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
(一) 朝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
1. 第一次朝核危機的由來及其演變
2. 第二次朝核危機的由來及其演變
(二) 伊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
二、朝伊兩國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
(一) 朝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
1. 美國因素
2. 中國因素
3. 俄羅斯因素
4. 韓國因素
5. 日本因素
(二) 伊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
1. 美國因素
2. 歐盟因素
3. 俄羅斯因素
4. 中國因素
三、朝伊兩國核問題的共同點與差異
(一) 朝核問題與伊核問題的共同點
1. 朝伊核問題的歷史背景
2. 朝伊核問題的升級原因
(二) 朝核問題與伊核問題的差異
1. 朝伊核問題的歷史背景
2. 朝伊核問題的現(xiàn)實背景
3. 朝伊核問題的升級原因
4. 朝伊核計劃的目的
(三) 美國對朝伊核政策的實質(zhì)
1. 美國對朝核政策的實質(zhì)
2. 美國對伊核政策的實質(zhì)
四、朝伊兩國核問題的發(fā)展趨勢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一) 朝核問題發(fā)展趨勢的預測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1. 朝核問題的走向預測
2. 針對朝核問題中國的政策選擇
(二) 伊核問題發(fā)展趨勢的預測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1. 伊核問題的走向預測
2. 針對伊核問題中國的政策選擇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記
導師及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朝鮮核試爆與重開六方會談[J]. 石源華. 東北亞論壇. 2007(01)
[2]朝鮮的核、導戰(zhàn)略態(tài)勢及其影響[J]. 徐文吉. 東北亞論壇. 2007(01)
[3]伊朗核問題與中國外交的選擇[J]. 華黎明. 國際問題研究. 2007(01)
[4]朝核危機管理與中國的外交抉擇[J]. 林利民. 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 2006(08)
[5]論新時期伊朗在世界戰(zhàn)略格局中的地位[J]. 安小六,楊興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4)
[6]朝核問題的發(fā)展趨勢及中國的政策[J]. 金光日. 延邊黨校學報. 2006(02)
[7]內(nèi)賈德執(zhí)政對中伊關(guān)系走向的影響[J]. 熊小慶,楊興禮,劉今朝. 重慶工學院學報. 2006(03)
[8]核不擴散六十年:檢視與展望——卡內(nèi)基國際不擴散會議側(cè)記[J]. 樊吉社. 國際政治研究. 2006(01)
[9]伊朗核問題的由來及走向[J]. 黎紅梅.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S1)
[10]歐盟和伊朗在解決伊核問題上的基本立場[J]. 唐志超. 國際資料信息. 2005(09)
碩士論文
[1]朝鮮核危機與伊朗核危機之比較研究[D]. 顏飛.青島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83382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提要
引言
一、朝伊兩國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
(一) 朝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
1. 第一次朝核危機的由來及其演變
2. 第二次朝核危機的由來及其演變
(二) 伊核問題的由來及其演變
二、朝伊兩國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
(一) 朝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
1. 美國因素
2. 中國因素
3. 俄羅斯因素
4. 韓國因素
5. 日本因素
(二) 伊核問題中的大國因素
1. 美國因素
2. 歐盟因素
3. 俄羅斯因素
4. 中國因素
三、朝伊兩國核問題的共同點與差異
(一) 朝核問題與伊核問題的共同點
1. 朝伊核問題的歷史背景
2. 朝伊核問題的升級原因
(二) 朝核問題與伊核問題的差異
1. 朝伊核問題的歷史背景
2. 朝伊核問題的現(xiàn)實背景
3. 朝伊核問題的升級原因
4. 朝伊核計劃的目的
(三) 美國對朝伊核政策的實質(zhì)
1. 美國對朝核政策的實質(zhì)
2. 美國對伊核政策的實質(zhì)
四、朝伊兩國核問題的發(fā)展趨勢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一) 朝核問題發(fā)展趨勢的預測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1. 朝核問題的走向預測
2. 針對朝核問題中國的政策選擇
(二) 伊核問題發(fā)展趨勢的預測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1. 伊核問題的走向預測
2. 針對伊核問題中國的政策選擇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記
導師及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朝鮮核試爆與重開六方會談[J]. 石源華. 東北亞論壇. 2007(01)
[2]朝鮮的核、導戰(zhàn)略態(tài)勢及其影響[J]. 徐文吉. 東北亞論壇. 2007(01)
[3]伊朗核問題與中國外交的選擇[J]. 華黎明. 國際問題研究. 2007(01)
[4]朝核危機管理與中國的外交抉擇[J]. 林利民. 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 2006(08)
[5]論新時期伊朗在世界戰(zhàn)略格局中的地位[J]. 安小六,楊興禮.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4)
[6]朝核問題的發(fā)展趨勢及中國的政策[J]. 金光日. 延邊黨校學報. 2006(02)
[7]內(nèi)賈德執(zhí)政對中伊關(guān)系走向的影響[J]. 熊小慶,楊興禮,劉今朝. 重慶工學院學報. 2006(03)
[8]核不擴散六十年:檢視與展望——卡內(nèi)基國際不擴散會議側(cè)記[J]. 樊吉社. 國際政治研究. 2006(01)
[9]伊朗核問題的由來及走向[J]. 黎紅梅.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S1)
[10]歐盟和伊朗在解決伊核問題上的基本立場[J]. 唐志超. 國際資料信息. 2005(09)
碩士論文
[1]朝鮮核危機與伊朗核危機之比較研究[D]. 顏飛.青島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833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9833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