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美國民主改造大中東計劃評析

發(fā)布時間:2020-10-08 16:02
   2004年6月9日,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以八國集團名義正式推出了美國倡導的大中東計劃。該計劃意在對以色列、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其他22個阿拉伯國家實施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改革,成為布什政府對大中東國家的一項基本戰(zhàn)略和政策。 大中東計劃囊括了阿富汗重建、伊拉克重建、以巴和平進程、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利比亞問題等,甚至涉及到土耳其和巴基斯坦這兩個重要的伊斯蘭國家的未來走向,可以說把美國當前和未來在“大中東”面臨的重大問題都包括了進來,成為“最根本的”,也是“最原則性的”的美國中東戰(zhàn)略。美國認為通過和平或非和平的手段擴展民主,可以實現(xiàn)重塑中東秩序、確保美國霸權與安全的戰(zhàn)略目標。 然而,中東地區(qū)不是日本,也不是德國,美國在中東擴展民主,或者說“美國化”中東存在著難以預見的種種困難。大中東計劃的兩個樣板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民主化進程異常艱難。過去的一年里,伊拉克步履蹣跚的按照美國政府的設計完成了制憲進程和議會選舉,但伊拉克的政局卻并沒有因為這一進程而有改觀。巴勒斯坦的民主改造之路似乎也沒有以美國人的意志為轉移,哈馬斯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戰(zhàn)勝了長期執(zhí)政的法塔赫贏得選舉。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推行以“通過迫使中東地區(qū)那些民主制度的社會基礎十分薄弱或者根本缺乏的國家進行民主改革來遏制中東激進勢力和恐怖主義”為重要內容的中東民主改造計劃并非一帆風順。 本文試圖在較為深入的考察中東地區(qū)各國歷史文化、政治現(xiàn)狀、宗教信仰特點及美國中東政策發(fā)展脈絡的基礎上,對美國民主改造大中東計劃提出的思想基礎和背景、出臺過程、實施效果和目前遇到的阻力和困難作一分析梳理,進而客觀評析美國民主改造大中東計劃,對其未來走勢做出評估。
【學位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D871.2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選題的意義
    三、文獻綜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美國大中東計劃的出臺
    一、美國與中東國家關系演進
    二、美國大中東計劃提出的思想基礎和背景
    三、大中東計劃的形成過程
    四、大中東計劃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美國大中東計劃的實施
    一、美國推行大中東計劃的基本手段和措施
    二、美國在伊拉克的政治重建
    三、中東和平“路線圖”與巴勒斯坦的民主改造
    四、其他中東國家對大中東計劃的回應
第三章、民主改造“大中東”計劃的走勢評估
    一、中東伊斯蘭國家民主改革的特殊性
    二、美國推行民主改造“大中東”計劃面臨的問題
    三、美國大中東計劃的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月滿天心;;一個小家庭的民主事件[J];愛情婚姻家庭(生活紀實);2011年08期

2 熊培云;;權利的邏輯[J];領導文萃;2011年13期

3 王偉;孫振海;;淺談我國“公共利益”界定中的法律程序問題[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黃英;;論法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在要求[J];學術論壇;2011年06期

5 公保斗拉;;梁漱溟對中國無民主、科學原由之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1年12期

6 焦洪昌;許婕;;“辛亥”百年話“共和”[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李鵬飛;趙娜;;完善人大代表結構改善基層民主[J];企業(yè)導報;2011年12期

8 萬斌;吳堅;;論自由、民主、法治的內在關系[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任蘭;;民主法治建構下的信訪制度與實踐[J];法制與社會;2011年20期

10 董雪楠;;公民網絡政治參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讓合作學習走進小學語文課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2 韋榮喜;;班級管理“人本化”小議[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郁建興;周俊;;全球公民社會:一個概念性考察[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4 周峰;陳靜;;民主、法治、責任:公共行政的價值操守[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盧翊群;;讓愛貫穿班級工作的始終[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年

6 金國坤;;以民主、公正的行政程序制度保護公民財產權利——以城市房屋拆遷糾紛為例[A];財產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馮婕;周燕玲;姜繼為;;老方法,新價值——對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的幾點認識[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論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姚香梅;;張揚學生個性 放飛想象的翅膀[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9 夏建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吳丕;;加入WTO后政府改革的觀念轉變問題[A];入世與政府先行[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國偉;走向憲政[D];吉林大學;2005年

2 李伯超;憲政危機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孔祥田;經驗、民主與生活[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4 李永樂;構建超越種族與區(qū)域的政治共同體[D];復旦大學;2007年

5 郜工農;新世紀黨代表大會常任制推進條件及制度建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茗;從美國“民主”到法國“革命”[D];復旦大學;2005年

7 許先國;論當前黑惡勢力對我國基層民主政治的影響及對策[D];武漢大學;2004年

8 張亞勇;黨的領導與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江峰;美國新聞自由的歷史之維與憲政考察[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張亞娟;關于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慶芬;論新型教師權威[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婷婷;論社會團體在擴大我國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中的作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冠;理想和現(xiàn)實中的議會民主制[D];吉林大學;2009年

4 龔偉亞;陪審制度的反思與前瞻[D];蘇州大學;2005年

5 余霞;行政公開論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杜應堯;論人民陪審制的價值[D];山西大學;2005年

7 睢建環(huán);公共藝術初論[D];天津大學;2005年

8 初慶林;我國村民自治存在主要問題及對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9 韓忠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10 李書娟;論我國行政首長負責制的發(fā)展與完善[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324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8324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963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