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理由”下的越南撤軍——尼克松政府的脫困決策解讀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分類號】:D8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時殷弘,,葉鳳麗;現(xiàn)實主義·理性主義·革命主義─—國際關系思想傳統(tǒng)及其當代典型表現(xiàn)[J];歐洲;1995年03期
2 時殷弘;;現(xiàn)實主義政治倫理與特殊主義世界觀——西方經(jīng)典思想和當代中國理念[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論壇;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猛;晚期希臘哲學倫理化傾向的歷史根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鐘蕓;政治冷漠作為一種政治行為類型的根據(jù)和特征[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與中國政治民主化路徑選擇[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李犖;;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海軍的發(fā)展變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張曉校;君士坦丁軍事改革芻議[J];北方論叢;2004年05期
6 王振霞,田德全;羅馬共和國時代公民權擴展的原因[J];北方論叢;2005年04期
7 張曉校;;軍隊與2世紀羅馬帝國[J];北方論叢;2006年03期
8 王振霞;田德全;;羅馬共和國早期廉政初探[J];北方論叢;2007年06期
9 萬曉宏;;重大歷史事件對美國華人政治參與的影響[J];八桂僑刊;2006年03期
10 萬曉宏;;影響當代美國華人政治參與的主觀因素[J];八桂僑刊;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蘇宇;;對隱私權保護的深層反思——重新認識保密與公開的價值權衡[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周光輝;彭斌;;認真對待共和國——關于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的思考[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3 歐陽冬子;;公務員制度中激勵機制現(xiàn)狀分析[A];湖南省領導科學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孫松松;;中國政治現(xiàn)代化中的政黨因素——基于辛亥革命歷史的分析[A];現(xiàn)代化的特征與前途——第九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李瑞;;芻議服務型政府的理論基礎[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朱興文;;城市少數(shù)民族流動人口權益法律保護與司法公正研究[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7 袁瑜t$;;“權利”的倫理屬性——解讀古羅馬人的“父權”觀念及其限定繼承制度[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與宗教的歷史變遷[C];2010年
8 陳鵬飛;;希伯來宗教對西方法精神和法心理形成的影響[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法與宗教的歷史變遷[C];2010年
9 肖光輝;;古羅馬公權力的構成與近現(xiàn)代西方政權結構的基本模式——關于政體與權力分立學說的理論與實踐[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公法與私法的互動[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曉佳;帝國秩序的重建[D];南開大學;2010年
2 馮亞;普魯塔克政治觀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趙康英;凱撒利亞的尤西比烏斯及其《基督教會史》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艷娜;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晨;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孫興杰;帝國·霸權·區(qū)域:權力邊界與東方問題的演進[D];吉林大學;2011年
7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民主形態(tài)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陳華;互聯(lián)網(wǎng)社會動員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9 張n
本文編號:24666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46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