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辯證地看待中國在非洲的國際處境——兼論中國何以在大國在非洲新一輪競爭中贏得“戰(zhàn)略主動”
本文選題:中非關系 + 西方大國; 參考:《西亞非洲》2014年04期
【摘要】:得益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政策儲備"、90年代中期以來的"能量儲備",以及世紀之交的"規(guī)劃發(fā)展",中國在20世紀最后10年的"大國與非洲關系"中把握了戰(zhàn)略先機,進而在2l世紀第一個10年"大國在非洲關系"中,即在大國在非洲新一輪的攻防態(tài)勢上贏得了某種程度的"戰(zhàn)略主動"。中國在大國在非洲利益存在和力量結構中排位的提升,不僅增強了中國在大國與非洲關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而且也使得中國在大國在非洲的競爭中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不過,鑒于中國在非洲的"戰(zhàn)略主動"系持續(xù)加大對非工作力度之"副產(chǎn)品",是"無心插柳"偶得之作;尤其是鑒于現(xiàn)階段大國在非洲的整體力量結構依舊是"西強我弱",隨著近年來西方大國以"反恐維安"之名強化其在非洲軍事布局,中國在非洲活動的自由度乃至戰(zhàn)略空間或將受到擠壓;加之,中非合作關系及中國對非戰(zhàn)略的結構性缺憾,因此,中國在大國在非洲"競合"關系中并不占據(jù)戰(zhàn)略優(yōu)勢,其"戰(zhàn)略主動"也不具備可持續(xù)性。
[Abstract]:Thanks to the "policy reserve" in the early 1980s and the "energy reserve" since the mid-1990s, and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grasped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eat Powers and Africa". Furthermore,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relations of great powers in Africa", that is, in the new attack and defense situation of great powers in Africa, won a certain degree of "strategic initiative".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position in the interest and power structure of African powers not only strengthens China'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great powers and Africa, but also makes China a more favorabl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 of great powers in Africa. However, in view of China's "strategic initiative" in Africa is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efforts to Africa "by-product", is "inadvertently inserted willow" occasionally; Especially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overall power structure of the major powers in Africa is still "strong and weak in the west" at the present stage, with the Western powers strengthening their military layout in Africa in the name of "anti-terrorism security" in recent years, The degree of freedom and even the strategic space of China's activities in Africa may be squeezed.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Sino-African cooperative relations and the structural shortcomings of China's strategy towards Africa, China does not occupy a strategic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ng" relations of great powers in Africa. Its "strategic initiative" is also not sustainabl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
【分類號】:D822.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宏明;;西方同中國在非洲利益沖突與中國的應對策略[J];西亞非洲;2010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新華;;非洲的傳統(tǒng)社會與法律文化[J];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2 安春英;;英國對非洲的投資合作:概述及借鑒[J];國際經(jīng)濟合作;2011年08期
3 李安山;;20世紀中國的非洲研究[J];國際政治研究;2006年04期
4 吳曉梅;孫妮;;難以擺脫的殖民心態(tài)——從后殖民主義批評視角解讀《饑餓的路》[J];長春大學學報;2014年11期
5 夏新華;美國憲政主義與20世紀非洲憲政的發(fā)展[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01期
6 王菲易;;國際因素與民主化:轉型學研究的新領域[J];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7 周一鑫;;發(fā)展中國家走出民主化困局的政治經(jīng)濟學分析[J];社科縱橫;2010年11期
8 朱曉云;;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關于人權主體的論爭及其根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11期
9 肖海英;夏新華;;非洲傳統(tǒng)宗教與習慣法的發(fā)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10 李文俊;;非洲社會主義思潮的歷史解讀[J];泰山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仁厚;信息化發(fā)展效應的哲學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田忠;政黨角色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3 王泰;當代埃及的威權主義與政治民主化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4 王菲易;國際化、制度化與民主化[D];復旦大學;2009年
5 杭聰;麥克米倫政府的英屬黑非洲政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趙姝嵐;贊比亞國家政治發(fā)展研究1890-2001[D];云南大學;2010年
7 裴圣愚;非洲薩赫勒地帶民族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8 王玉紅;和合發(fā)展:中國對非洲援助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邱慧青;當代中國民主化進程中風險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10 王金巖;利比亞政治中的部落因素[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宋秀琚;劉楠楠;;國際體系視角下的中非合作:地位、現(xiàn)狀及挑戰(zhàn)和對策[J];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央農(nóng)村工作會議強調將資源要素向農(nóng)村配置[J];理論與當代;2010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記者 李犁;十四冶打好人才戰(zhàn)略主動戰(zhàn)[N];云南日報;2009年
2 記者 李犁;十四冶集團打好人才戰(zhàn)略主動仗[N];云南日報;2009年
3 陳國棟 袁震;勇于迎接挑戰(zhàn) 爭取戰(zhàn)略主動[N];中國質量報;2014年
4 金鏘;以自主創(chuàng)新贏得戰(zhàn)略主動[N];人民日報;2005年
5 ;中國企業(yè)家從戴爾經(jīng)驗中學什么?[N];發(fā)展導報;2003年
6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校長 吳漢東;中國知識產(chǎn)權制度已經(jīng)進入戰(zhàn)略主動期[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8年
7 國防大學政委 劉亞洲;牢牢占領意識形態(tài)陣地[N];解放軍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彭亮;中國知識產(chǎn)權進入戰(zhàn)略主動期[N];財經(jīng)時報;2008年
,本文編號:21039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10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