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觀與中國和東盟的安全困境
本文選題:新安全觀 + 周邊外交。 參考:《國際展望》2014年03期
【摘要】:針對世紀之交東亞地區(qū)安全與區(qū)域一體化形勢的發(fā)展,中國于2002年7月向東盟地區(qū)論壇提交《中方關于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中方的安全觀念和政策主張。這些觀念與東盟當時的地區(qū)安全觀彼此相容,為本世紀頭十年雙方關系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隨著近年來東亞地緣局勢的變化,東盟的地區(qū)安全觀出現重大轉變,中國與東盟在地區(qū)安全面臨的主要威脅、實現地區(qū)安全的基本條件以及維護地區(qū)安全的方法等方面均產生較為嚴重的分歧。在此情況下,東盟對華戰(zhàn)略疑慮不斷上升,一些國家開始大力提升軍備并尋求區(qū)外大國的幫助和保護,這又與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相互契合,形成東盟與美國合作共同抗衡中國的戰(zhàn)略態(tài)勢。由此而來,中國和東盟之間出現一定程度的安全困境,對雙方關系的全面發(fā)展形成嚴重障礙。為了鞏固有利于自身和平發(fā)展的周邊環(huán)境,中國須調整和補充新安全觀的具體內容及表現形式,對其進行及時"升級"。具體而言,需要在堅持新安全觀核心思想的基礎上,重點促進地區(qū)各國對利益相系、義利相融這一原則的共識,主動消除東盟對中國的戰(zhàn)略疑慮,不斷擴大雙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從而逐步超越中國與東盟的安全困境,使雙方關系重回全面包容性合作的軌道。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of security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a submitted to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in July 2002 the Chinese position Paper on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ion, which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China's security concept and policy proposition. These concepts are compatible with ASEAN's regional security concept at that time 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is century. However,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geographical situation in East Asia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major change in ASEAN's view of regional security, and China and ASEAN face major threats to regional security. There are serious differences in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regional security and the methods of maintaining regional security.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ASEAN's strategic misgivings about China have been on the rise, and some countries have begun to vigorously upgrade their armaments and seek the help and protection of major powers outside the region. This, in turn, coincides with the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m AS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work together to counterbalance China's strategic posture. As a result, there is a security dilemma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is a serious obstacle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its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adjust and supplement the concrete contents and manifestations of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upgrade it in a timely manner. In particular,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the core idea of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we need to focus on promoting the consensus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on the principle that interest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and that they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move ASEAN's strategic misgivings about China, and continue to expand the interests community of both side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and destiny community gradually transcends the security dilemma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and makes the relationship return to the track of all-around inclusive cooperation.
【作者單位】: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
【分類號】:D8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晨陽;;對冷戰(zhàn)后中國與東盟關系的反思[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李義虎;趙為民;;中美軍事透明度問題的新安全觀思考——兼與馬偉寧(BrendanS.Mulvaney)先生商榷[J];現代國際關系;2005年11期
3 韓獻棟;金淳洙;;中國軍事外交與新安全觀[J];現代國際關系;2008年02期
4 鄭先武;;中國—東盟安全合作的綜合化[J];現代國際關系;2012年03期
5 閻學通;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安全合作構想[J];現代國際關系;1997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嘉;;軍事透明度與中美軍事互信[J];和平與發(fā)展;2008年02期
2 張旺;演繹法在國際政治研究中的應用[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3 徐目坤;耿超;;當代中國軍事外交新特征[J];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S1期
4 孫玲;;中國新安全觀內涵的現實主義剖析[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02期
5 白雪;;論新時期中國“以人為本”的新安全觀——對傳統安全觀念的挑戰(zhàn)[J];理論界;2009年04期
6 吳志成,朱麗麗;當代安全觀的嬗變: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比較及其相關思考[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年03期
7 張潔;朱濱;;中國—東盟關系中的南海因素[J];當代世界;2013年08期
8 李熙玉;;國際秩序的變化與中韓關系新面貌[J];韓國研究論叢;2013年01期
9 魯貴洋;;試析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與東亞安全前景[J];理論觀察;2014年03期
10 李熙玉;;國際秩序的變化與中韓關系新面貌[J];韓國研究論叢;2013年0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敏倫;上海合作組織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2 張志剛;國家間的安全合作與當代中國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學;2005年
3 李昌新;海權與國家安全[D];暨南大學;2006年
4 孔凡河;江澤民外交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先才;當代國際危機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彭文平;經濟安全與東盟區(qū)域經濟合作[D];暨南大學;2010年
7 朱永彪;中國國家安全觀研究(1949-2011)[D];蘭州大學;2012年
8 曾勇;中美關系視角下的南海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9 王柏松;中國新安全觀及其安全戰(zhàn)略選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10 姜志達;中美規(guī)范競合與東亞秩序重塑[D];外交學院;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雨霏;新中國50年軍事外交的回顧與思考[J];軍事歷史;2000年01期
2 秦亞青;國際體系的無政府性——讀溫特《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J];美國研究;2001年02期
3 尹繼武;;文化與國際信任——基于東亞信任形成的比較分析[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馬偉寧;中美軍事關系中的透明度問題[J];現代國際關系;2005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N];人民日報;2002年
2 曲星;[N];人民日報;2011年
3 本報駐泰國記者 丁剛 暨佩娟 本報記者 曹鵬程 劉歌 張杰;[N];人民日報;2011年
4 ;[N];人民日報;2011年
5 ;[N];人民日報;2011年
6 本報駐泰國記者 孫廣勇;[N];人民日報;2012年
7 記者 丁剛;[N];人民日報;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國華;外交部長唐家璇闡述新安全觀[J];國家安全通訊;2002年11期
2 高強;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J];求是;2003年12期
3 黃仁國;中國新安全觀述評[J];長沙通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4 尹希成;一種新的安全觀——學習我國政府關于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J];理論學習;2003年02期
5 潘光;新安全觀與中國的反恐戰(zhàn)略[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年04期
6 張瀾濤;關于“和平崛起”與新安全觀的理論思考[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7 邵亞樓;新安全觀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背景[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6期
8 江涌;價值觀·世界觀·戰(zhàn)略觀·安全觀——脫離“安全困境”需要“新安全觀”[J];世界知識;2005年19期
9 宋效峰;;簡論和諧世界觀與新安全觀的內在聯系[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6年02期
10 宋效峰;;和諧世界觀與新安全觀的內在聯系[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國新;;論中國新安全觀的特點及其在周邊關系中的運用[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第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黃仁偉;;關于中國和平崛起道路的再思考[A];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3 吳莼思;;中國安全外交概念初探[A];新中國對外關系60年 理論與實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9年
4 史艷娜;;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fā)展——江澤民與上海合作組織[A];新中國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東燕;中國的新安全觀[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2 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助理 劉騫;北約新戰(zhàn)略和中國新安全觀 殊途還是同歸?[N];第一財經日報;2012年
3 云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謝青松;以新安全觀促進亞洲持久和平與共同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4年
4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董春嶺;杜尚別峰會:推進“亞洲新安全觀”[N];法制日報;2014年
5 市社科院研究員 李驪明;絲綢之路和平互利精神對亞洲新安全觀的啟示[N];西安日報;2014年
6 ;中國向東盟論壇提交新安全觀立場文件[N];人民日報;2002年
7 ;中國新安全觀[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8 安亞;新安全觀引領亞太安全合作[N];光明日報;2010年
9 高原升;新安全觀:上合組織關注的焦點[N];光明日報;2010年
10 湯華臻;以新安全觀夯實亞洲和平發(fā)展之基[N];北京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柏松;中國新安全觀及其安全戰(zhàn)略選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2 李根信;中國新安全觀與防擴散政策[D];外交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曉紅;論中國新安全觀的確立及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唐春華;論中國的新安全觀與和平崛起[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孔凡河;冷戰(zhàn)后中國新安全觀論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郝寧;德國新安全觀探析[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5 孟祥玲;論國際新安全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夏保雄;論江澤民的新安全觀[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盛;中國的新安全觀在東南亞的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方剛;中國新安全觀研究[D];遼寧大學;2013年
9 殷明明;中國國際戰(zhàn)略新理念中的新安全觀及其外交實踐[D];吉林大學;2005年
10 于洋;全球化對中國國家安全觀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851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88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