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關(guān)系:核協(xié)議簽署帶來新機遇
本文選題:核危機 + “軟著陸”; 參考:《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2015年12期
【摘要】:正中國是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地區(qū)大國,伊朗則是日漸崛起的中東大國,因此中伊關(guān)系對雙方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響。中伊深化合作既有強大推動力,也有不小障礙與阻力。尤其2003年以來,伊核危機升溫直接妨礙了中伊深度合作。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六國簽署全面核協(xié)議,不僅使持續(xù)十多年的伊核危機"軟著陸",也為中伊深化合作帶來機遇期。首先,阻礙中伊深化合作的"第三方干擾"明顯減弱。"美國因素"一直是妨礙中國與伊朗深化合
[Abstract]:China is a regional power with global influence, Iran is a rising Middle East power, so Sino-Iranian relation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both sides and the whole world. The deep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aq has not only powerful impetus, but also obstacles and resistance. Especially since 2003, the warming up of the Iranian nuclear crisis has directly hindered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aq. The signing of a comprehensive nuclear agreement between Iran and the six countries on July 14, 2015 not only made a "soft landing" of the Iranian nuclear crisis, which lasted for more than a decade, but also brought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an. First, the "third-party interference" that hinders the deep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aq has obviously weakened. " The American factor "has been a hindrance to deep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ran."
【作者單位】: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研究院中東所;
【分類號】:D822.337.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勇 ,滕宏偉;警惕東亞新冷戰(zhàn)——從深層視角看朝鮮核危機[J];南風窗;2003年09期
2 張沱生;;誰在違背核框架協(xié)議[J];世界知識;2003年06期
3 王朝彬;聚焦朝鮮核危機[J];學習導報;2004年03期
4 眾言;伊朗核危機的背后[J];人民公安;2004年23期
5 楊紅梅;核危機下的朝韓交流與合作[J];社會觀察;2004年01期
6 蔣真;;核危機下的美國和伊朗[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7 趙靈敏;;解決核危機時機未到[J];南風窗;2005年24期
8 東民;王星;;近八成公眾希望和平解決伊朗核危機[J];數(shù)據(jù);2006年03期
9 王俊生;熊明月;;大國利益角逐下的伊朗核危機[J];領導科學;2006年18期
10 茍小紅;;試論朝鮮核危機不斷出現(xiàn)和升級的原因[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薛瀾;沈華;;案例2 日本核危機事故應對過程及啟示[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盛海燕;俄羅斯在朝鮮核危機中的利益、立場與作用評析[N];遠東經(jīng)貿(mào)導報;2006年
2 田文林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利比亞戰(zhàn)爭加速催化伊朗核危機[N];中國國防報;2011年
3 凌朔;日政府曾“隱去”核危機最壞情形[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4 中國石油基金論壇研究員 馮躍威;別把伊朗核危機僅當伊朗的事[N];中國能源報;2012年
5 中國日報網(wǎng)站特約評論員 朱鋒;外交斡旋 能否解決朝鮮核危機?[N];信息時報;2003年
6 李玉東;對話是緩解伊核危機的出路[N];光明日報;2007年
7 王新俊;兩核危機 跌宕起伏[N];人民日報;2006年
8 李開盛;中國應打好“伊核牌”[N];世界報;2012年
9 本報評論員 劉波;冷靜應對伊朗核危機[N];經(jīng)濟觀察報;2007年
10 鄭興 房滿滿;福島核危機“泄漏”出什么?[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程曉勇;國際核危機及其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國際核危機管理模式探析[D];山東大學;2009年
2 顏飛;朝鮮核危機與伊朗核危機之比較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3 孫韻;美朝第一次核危機的“重復囚徒困境”博弈解析[D];外交學院;2004年
4 孫新巧;日本應對福島核危機的外交分析[D];外交學院;2012年
5 謝杰軍;論中國在伊朗核危機中的斡旋外交[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9年
6 趙宇;核危機以來伊朗與海灣國家關(guān)系研究[D];新疆大學;2012年
7 刁德彬;伊朗核危機發(fā)展演變的影響因素及趨勢分析[D];西南大學;2014年
8 陳連慶;核危機背景下的中伊關(guān)系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甄華杰;伊朗核危機與美國對伊政策[D];西北大學;2007年
10 楊明星;美伊核博弈的建構(gòu)主義解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455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84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