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日戰(zhàn)略性雙軌談判的機理分析
本文選題:歐盟 + 日本; 參考:《現代國際關系》2015年09期
【摘要】:歐盟當前正對日本同時推進兩項談判,即"歐盟-日本戰(zhàn)略伙伴關系協定"和"歐盟-日本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形成戰(zhàn)略性雙軌談判的架構,這是歐盟對日政策長期演進的最新階段。歐盟希望作為"規(guī)范性"和"非軍事"強權對東亞局勢發(fā)揮更大影響力,同時打算將歐日之間的自由貿易架構建成連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和美歐"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架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以參與重構世界經濟格局,這是歐盟啟動和推進對日雙軌談判的戰(zhàn)略考量。從"雙層博弈模型"的視角展開分析,可以發(fā)現歐盟對日談判存在兩個結構性矛盾:在歐盟內部,其決策層、戰(zhàn)略界、政黨和利益集團等不同群體對兩項談判的利益關切和所持態(tài)度各有不同;在雙邊層面,歐盟較多關注雙邊自由貿易談判,急欲參與塑造當前國際經濟治理機制的新格局,日本則更關注戰(zhàn)略安全合作,意欲借助"共同意識形態(tài)"這張牌拉近歐盟以制衡中國。歐盟對日雙軌談判必會深刻影響中歐關系,尤其是當前正在推進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uropean Union is promoting two negotiations on Japan at the same time, namely, the "EU-Japan Strateg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and the "EU-Japan Free Trade Agreement" to form a framework for the strategic two-track negotiations. This is the latest stage i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EU policy towards Japan. The EU wants to exert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situation in East Asia as a "normative" and "non-military" power. At the same time, it intends to establish the free trade framework between Europe and Japan as a link between the US-led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in ord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world economy. This is the EU to start and promote the two-track negotiations with Japan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level game model",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two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EU and Japan: inside the EU, at the decision-making level, in the strategic circle, Different groups, such as political parties and interest groups, have different interest concer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two negotiations; at the bilateral level, the EU pays more attention to bilateral free trade negotiations and is eager to participate in shaping the new pattern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governance mechanisms, Japan is more concerned with strategic security cooperation, seeking to use the "common ideology" brand closer to the European Union to counterbalance China. The EU's two-track talks with Japan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EU relations, especially the ongoing negotiations on a China-EU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上海歐洲學會;
【基金】:上海市教委“陽光計劃”項目(項目編號為102YG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8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德文;“新歐洲與中歐關系的未來”國際研討會綜述[J];歐洲研究;2004年01期
2 李華;中歐關系評析[J];國際問題研究;2005年06期
3 吳白乙;后冷戰(zhàn)國際體系變動與中歐關系[J];歐洲研究;2005年05期
4 龐中英;全球化、歐洲、中歐關系[J];世界知識;2005年23期
5 石堅;李竹渝;;“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中歐關系的發(fā)展與展望[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6 張唯;美國學者眼中的中歐關系[J];黨政干部學刊;2005年02期
7 何蘭;“9·11”事件后的中歐關系及其發(fā)展前景[J];國際觀察;2005年01期
8 伍貽康;不斷更新走向成熟的中歐關系——紀念中歐建交30周年[J];國際觀察;2005年02期
9 丁原洪;;歐盟現狀和中歐關系[J];和平與發(fā)展;2006年01期
10 高華;;中歐關系的進展與挑戰(zhàn)[J];和平與發(fā)展;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志敏;;從“蜜月”回歸正常?:新多極世界中的中歐關系[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影響下世界格局的變化與調整”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簡軍波;;規(guī)范視角下的中歐關系[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年度主題卷)[C];2008年
3 葉江;;試析《里斯本條約》對中歐關系的影響——兼談歐盟對臺政策未來的走勢[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8年
4 吳燕妮;;淺析歐盟發(fā)展援助政策的演進及其在中歐關系中的作用[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步青;中歐關系步入成熟[N];人民日報;2005年
2 鄭園園;而立之年的中歐關系[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3 馬小寧;中歐關系發(fā)展可圈可點[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4 本報評論員 徐立凡;中歐關系存有障礙對世界無益[N];華夏時報;2006年
5 鄭興邋魏慶玲;中歐關系在曲折中前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6 王芳邋裴廣江;“中歐關系論壇”在北京舉行[N];人民日報;2008年
7 丁原洪;中歐關系前景依舊看好[N];中國經濟時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宋斌斌;溥馬克:挖掘中歐關系全部潛能[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9 本報駐巴黎記者 姚立;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并推動中歐關系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8年
10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方曉;如何看待中歐關系波折[N];解放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弛;人權觀差異與中歐關系[D];北京大學;2008年
2 奧自然(Ozren Djuric Mikusevic);漸行漸近:中歐友好關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宋莉濤;試析媒體在中歐關系中的作用[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4 周秋君;中國與歐盟:一種集體身份動態(tài)系統的建構主義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素琴;中國學者對后冷戰(zhàn)時期中歐關系的認知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紅葉;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對中歐關系的影響[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3 周美;中國與歐盟關系發(fā)展中的美國因素[D];青島大學;2008年
4 周圣平;中國—歐盟關系的發(fā)展空間及其未來走向的若干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紅;世紀之交中歐關系存在的問題和我國的應對戰(zhàn)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郭紅敏;論中歐關系中的綠黨因素[D];外交學院;2011年
7 劉超慧;合作與沖突視角下的中歐關系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葉浩;冷戰(zhàn)后中歐關系的發(fā)展動因及其前景[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9 姚婧;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學界的對歐認知[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耿海龍;影響中歐關系的主要問題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262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826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