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開發(fā)署對伊拉克戰(zhàn)后重建援助探析
本文選題:伊拉克 切入點:戰(zhàn)后重建 出處:《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摘要】:自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美國國際開發(fā)署便在伊拉克開展了援助活動。國際開發(fā)署的援助項目涵蓋了伊拉克戰(zhàn)后政治、經(jīng)濟與社會重建等多個領(lǐng)域。國際開發(fā)署在推動伊拉克戰(zhàn)后重建與發(fā)展進程的同時,也強化了美伊之間的戰(zhàn)略伙伴關(guān)系。但鑒于美伊之間不對等的互惠關(guān)系、伊拉克特殊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與國情,伊拉克在美國外交戰(zhàn)略中的地位日漸下降,加之美國的戰(zhàn)略重心轉(zhuǎn)向亞太地區(qū),使得國際開發(fā)署對伊拉克的戰(zhàn)后援助缺乏持續(xù)性的資源投入,這在相當程度上弱化了其援助活動的成效。
[Abstract]:Since 2003, the outbreak of the Iraq war, 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Iraq to carry out aid activities. The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projects covering the Iraq War politics, many area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Iraq and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but in view of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right, Iraqi special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the Iraqi position in American diplomatic strategy in the decline, coupled with the U.S. strategic focus to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the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post-war Iraq is lack of sustainable resources, which weake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istance activities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作者單位】: 南京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
【分類號】:D8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海德;;2010年大選:伊拉克前途命運的轉(zhuǎn)折點[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1期
2 丁韶彬;闞道遠;;對外援助的社會交換論闡釋[J];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03期
3 劉麗云;國際政治學理論視角下的對外援助[J];教學與研究;2005年10期
4 韓凝;;美軍撤離后的美伊關(guān)系發(fā)展[J];和平與發(fā)展;2013年01期
5 韓凝;;伊拉克戰(zhàn)后動蕩的歷史根源探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6 舒建中;;美國的戰(zhàn)略性對外援助: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視角[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丁韶彬;;奧巴馬政府的對外援助變革——以國家安全戰(zhàn)略調(diào)整為背景[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李濤;;伊拉克難民問題及解決前景[J];西亞非洲;2010年11期
9 魏亮;;淺析美軍撤離后伊拉克政治重建的安全環(huán)境[J];西亞非洲;2012年04期
10 汪波;;伊拉克“后重建”時期的政治轉(zhuǎn)型:中央集權(quán)抑或地方自治?[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郁慧;;對外援助研究的多維視角[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01期
2 代春霞;;試論對外援助對中國軟實力提升的作用[J];法制與社會;2008年26期
3 張效民;;中國和平外交戰(zhàn)略視野中的對外援助[J];國際論壇;2008年03期
4 劉小燕;;政府對外傳播中的“軟銷”與“硬銷”[J];國際新聞界;2007年08期
5 何帆;唐岳華;;冷戰(zhàn)后官方發(fā)展援助的決定因素[J];國際政治科學;2007年04期
6 朱天祥;;中國和歐盟軟權(quán)力的比較——以中歐對非洲發(fā)展援助為例[J];重慶與世界(學術(shù)版);2013年03期
7 黃梅波;唐露萍;;南南合作與南北援助——動機、模式與效果比較[J];國際展望;2013年03期
8 姜磊;王海軍;;中國與西方國家對外援助比較分析——基于附加政治條件的研究[J];理論與改革;2010年06期
9 岳漢景;;撤軍后美國與伊朗在伊拉克的博弈展望[J];美國問題研究;2012年01期
10 謝立忱;劉瑞林;;伊拉克外交政策中的認同因素探析[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雪梅;冷戰(zhàn)后中美對非洲援助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夏咸軍;美國對外經(jīng)濟援助[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3 馬斌;冷戰(zhàn)后美國對中亞援助政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4 張郁慧;中國對外援助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5 燕玉葉;購買“和平”:冷戰(zhàn)后美國對朝鮮的經(jīng)濟援助[D];復旦大學;2008年
6 王文奇;美國安全戰(zhàn)略與對外援助政策研究(1989-2008)[D];吉林大學;2010年
7 桑穎;美國對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組織[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8 婁亞萍;試論戰(zhàn)后美國對外經(jīng)濟援助[D];復旦大學;2010年
9 王新影;歐盟對外援助與歐洲一體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張鵬;對外援助的“歐洲模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經(jīng)芹;中西義利觀及其對外交政策影響的比較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馬競歐;冷戰(zhàn)后中日對老撾援助的比較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3 袁亞楠;9·11后美國對非援助評析[D];外交學院;2011年
4 陶曉星;外部援助與埃及經(jīng)濟轉(zhuǎn)型探析(1956-1981)[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蘭;世界糧食計劃署朝鮮糧食援助項目研究(1995-2010)[D];復旦大學;2011年
6 周洋;美國對南越的援助1954-1975[D];鄭州大學;2011年
7 李剛;冷戰(zhàn)后美國對印度軍事援助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8 杜倩;論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權(quán)利領(lǐng)域的國際援助與合作[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9 常芳瑜;安曼城市難民問題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彩霞;試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對外援助[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拱振喜;伊拉克大選及其影響[J];阿拉伯世界;2005年02期
2 海德;;美國撤軍伊拉克后伊朗和沙特的抗衡[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1期
3 汪波;;伊拉克“后重建時期”的庫爾德分離主義新危機[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3期
4 敏敬;;石油重鎮(zhèn)基爾庫克歸屬問題及其影響[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3期
5 劉躍進;論保障我國國家安全的五項戰(zhàn)略性需要[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時殷弘;;國家大戰(zhàn)略理論論綱[J];國際觀察;2007年05期
7 王學東;理性選擇范式的發(fā)展及其在國際政治理論中的反映[J];國際論壇;2002年05期
8 張效民;;中國和平外交戰(zhàn)略視野中的對外援助[J];國際論壇;2008年03期
9 薩米爾·阿明,何吉賢;非洲淪為第四世界的根源[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3年02期
10 岳漢景;;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評述[J];國際展望;2012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文奇;美國安全戰(zhàn)略與對外援助政策研究(1989-2008)[D];吉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景山;;布什“絕唱”,克林頓怎么辦?——西方空襲伊拉克詳錄[J];世界知識;1993年04期
2 俞天穎;;伊拉克:24小時難平靜[J];世界知識;2006年10期
3 丁隆對;;《伊拉克研究小組報告》評析[J];西亞非洲;2007年10期
4 Brian Palmer;;伊拉克人的鞋子和腳[J];意林;2009年07期
5 唐繼贊;;伊拉克:美軍走亦難留亦難[J];w,
本文編號:16911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69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