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本位制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美元本位制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68東北亞論壇2014年第1期紀以來中美經濟關系發(fā)展的整個進程之中。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美元和美元本位制的地位與此前相比,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更加鞏固。為此,關注并研究美元本位制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其理論意義在于推動有關中美經濟關系的研究;其現(xiàn)實意義在于為中國如何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特別是為制定當前及未來的對美經濟戰(zhàn)略提供決策參考。
一、美元本位制與中美貿易—資金雙循環(huán)機制
(一)中美貿易—資金雙循環(huán)機制的形成
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領全球產業(yè)結構的升級和產業(yè)轉移,逐漸將本國的一部分制造業(yè)轉移到日本,并再轉移到東亞新興經濟體,最終轉移到中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為實施出口導向發(fā)展戰(zhàn)略,先后從日本和東亞新興經濟體引進直接投資和資本品,通過加工和組裝,將最終產品出口到美國,從而構成了中美貿易—資金雙循環(huán)機制中的貿易循環(huán)。在這一循環(huán)中,中國形成了龐大的生產和出口能力,逐漸替代了東亞新興經濟體在美國的市場份額;東亞新興經濟體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因此集中轉移到中國,由此形成了中國對美貿易的巨額順差。與此同時,隨著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的不斷增長和對華貿易逆差的不斷擴大,中國的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其中又以美元資產為主。為保證這一循環(huán)的繼續(xù),中國必須將外匯儲備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向美國提供債務融資;而美國則通過這種融資平衡其貿易逆差,并擴大從中國的進口及對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由此構成了中美貿易—資金雙循環(huán)機制中的資金循環(huán)。
從中美貿易—資金雙循環(huán)機制的形成中可以看出:美國通過對華貿易逆差和直接投資輸出美元;而中國則通過對美貿易順差獲得了大量的“貿易美元”。所以,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越大,對中國的直接投資規(guī)模越大,中國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就越大;在美元資產占中國外匯儲備比重不變的前提下,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也就越多。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入美國,美國的對外負債得到暫時的緩解,美國從中國的進口也得以維持。由此可見,中國對美國的證券投資支撐了美國的赤字財政,而美國則成為中國外貿順差的主要貢獻方。
(二)美元本位制是中美貿易—資金“雙循環(huán)”機制的基礎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雖然國際貨幣體系呈現(xiàn)出一種“無體系的體系”狀態(tài),但由于在該體系下形成的對美元的慣性依賴,以及美國所擁有的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金融業(yè)的比較優(yōu)勢,美元成為除歐洲以外大多數(shù)國家的(準)貨幣錨,從而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美元本位制下,形成了以美國這一“金融國家”和包括德國、日本以及中國在內的“貿易國家”這一格局。所謂“貿易國家”,一方面是指國內金融市場封閉且不發(fā)達,無法引領國際金融市場發(fā)展潮流并制定其規(guī)則的國家;另一方面是指那些主要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而且本幣尚未成為世界性貨幣,因而不得不依賴出口貿易賺取外匯收入的國家!敖鹑趪摇笔侵刚
[3]握“金融霸權”的國家。這種格局是國際分工長期發(fā)展和演變的結果。在這種體制下,美國
是唯一的“中心國家”(centercountry),而包括歐洲、加拿大和拉美在內的“資本賬戶區(qū)”(capi talaccountregions)和主要以東亞為典型的“貿易賬戶區(qū)”(tradeaccountregion)則構成了該體制
[4]的“外圍”(periphery);從而形成了一種“貨幣—金融依附”的新格局,即在由一個中心國家
(美國)、一個中心金融市場(華爾街)和一種中心貨幣(美元)所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外圍NORTHEASTASIAFORUM
Word文檔免費下載:美元本位制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_項衛(wèi)星 (下載1-9頁,共9頁)
本文關鍵詞:美元本位制對中美經濟關系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68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46868.html
下一篇:劉作奎:新形勢下中國對中東歐國家投資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