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援助的發(fā)展和調整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0 19:07
本文關鍵詞: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援助的發(fā)展和調整研究
【摘要】: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對外援助,經過近70年的發(fā)展,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教訓,援外的理念和實踐都得到了不斷調整和完善。為了形成對中國外援歷史、作用和意義較為科學的認識,本文在回顧了新中國成立后對外援助起始和發(fā)展的基礎上,重點考察了中國對東南亞地區(qū)援外工作的發(fā)展歷程、1995年全國援外工作改革會議召開后做出的重大調整、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鑒于東南亞與中國的傳統(tǒng)友誼、既有合作以及東南亞對中國極其重要的地緣政治戰(zhàn)略意義,研究中國在東南亞援外發(fā)展和調整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它既可以彌補當今學術領域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又可為今后援外工作進一步改進、創(chuàng)新提供經驗和教訓的參考,同時增進國內外對中國援外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推動援外工作更好更快地發(fā)展、取得更切實的效果。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重點搜集了中國在東南亞援助工作的相關資料、數據和新聞報道,從背景、方式、內容、效果、不足和前景幾個方面對中國在東南亞援助發(fā)展和調整進行介紹、分析和思考。研究發(fā)現,由于中國政府更加清晰地意識到,援外要先把國內建設好,援外也要通過“雙贏”服務于國內的經濟建設,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的援助規(guī)模一直保持在與國內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水平。更多的銀行、企業(yè)和民間組織參與到對外援助中去,援外的方式和資金來源也更加多元化,援外的效率和收益都得以提高。在援外活動中,中國企業(yè)抓住機遇走出國門,合資合作得以發(fā)展,出口貿易迅速增多,中國國內經濟大大受益。與此同時,對外援助成為中國提高和傳播自身軟實力、改善大國形象的重要窗口和渠道。1995年后中國支援的標志性項目與民生項目大大增多,對項目建成后的管理也更加重視,人才援助領域大大拓寬,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更加頻繁和及時,與國際組織和國際NGO的合作也不斷加大,援外過程中對當地民眾的真實需求和環(huán)境因素等更加關注。所有這些都改善了中國在受援國當地及在國際上的形象,有效地傳播了中國的軟實力,幫助中國逐步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關鍵詞】:中國 東南亞 對外援助 軟實力 大國形象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822.33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4
- 一、研究問題與研究意義8-9
- (一) 研究問題8
- (二) 研究意義8-9
- 二、研究現狀及分析9-11
- (一) 國外研究現狀9-10
- (二) 國內研究現狀10
- (三) 小結10-11
- 三、理論依據、研究方法與基本思路11-12
- (一) 理論依據11
- (二) 研究方法11-12
- (三) 基本思路12
- 四、選題的重點、難點與創(chuàng)新點12-14
- (一) 選題的重點12
- (二) 選題的難點12-13
- (三) 選題的創(chuàng)新點13-14
- 第一章 中國對東南亞援助的歷史回顧(1950年至1994年)14-20
- 一、起始階段(1950-1963)15-16
- (一) 援助背景15
- (二) 援助越南15-16
- (三) 援助東南亞其他國家16
- 二、發(fā)展階段(1964-1970)16-17
- (一) 援助背景16
- (二) 全面援越抗美16-17
- 三、波動階段(1971-1978)17-18
- (一) 援助背景17
- (二) 外援急劇增長17-18
- (三) 外援逐步回落18
- 四、探索調整階段(1979-1994)18-20
- (一) 調整背景18-19
- (二) 指導思想19
- (三) 援助狀況19-20
- 第二章 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對外援助調整的背景20-23
- 一、國際背景20-21
- (一) 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20
- (二) 發(fā)展中國家經濟改革20-21
- 二、國內背景21-23
- (一)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深入21
- (二) “大經貿戰(zhàn)略”成為指導思想21-22
- (三) 國內供需矛盾的壓力22
- (四) 擔負起大國責任的需要22-23
- 第三章 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對外援助的方式和內容23-30
- 一、政府貼息優(yōu)惠貸款23-24
- 二、援外項目合資合作24-26
- 三、無償援助26-27
- 四、人道主義援助27
- 五、區(qū)域合作框架下的援助27-28
- 六、罌粟替代種植28-29
- 七、人文教育合作29-30
- 第四章 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援助的特點和作用30-39
- 一、新特點30-33
- (一) 數量增加、規(guī)模擴大、形式多樣30-31
- (二) 人道主義援助大大增加31-32
- (三) 標志性大項目和環(huán)境保護項目增多32
- (四)人力資源合作、志愿者項目興起32-33
- 二、作用和效果33-39
- (一) 經濟方面33-35
- (二) 政治方面35-37
- (三) 國際形象方面37-39
- 第五章 1995年后中國對東南亞援助的不足和前景39-45
- 一、不足之處39-41
- (一) 民生項目不多、基層受惠微弱39
- (二) 與國內經濟發(fā)展結合尚不夠緊密,經濟效果不甚明顯39-40
- (三) 缺乏理論指導、相關法制不健全40-41
- 二、發(fā)展前景41-45
- (一) 堅持正確的義利觀、與東南亞共享繁榮41-42
- (二) 援助總量不斷增長、效果不斷優(yōu)化42-43
- (三) 關注民生、注重環(huán)保43
- (四) 積極參與多邊援助、發(fā)揮NGO的作用43-45
- 結論45-47
- 參考文獻47-50
- 致謝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金明;;中國外援戰(zhàn)略新格局的架構[J];長江論壇;2009年05期
2 刁莉;何帆;;中國的對外發(fā)展援助戰(zhàn)略反思[J];當代亞太;2008年06期
3 王龍虎;;中國—越南兩國經貿合作近況及思考[J];東南亞縱橫;2007年02期
4 張瑞昆;;中老關系框架下的云南——老撾經濟合作[J];東南亞南亞研究;2009年04期
5 吳杰偉;;中國對東盟國家的援助研究[J];東南亞研究;2010年01期
6 張建中;;中國對越南國際工程承包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對外經貿實務;2010年05期
7 張盛發(fā);蘇聯(lián)對馬歇爾計劃的判斷和對策[J];東歐中亞研究;1999年01期
8 代春霞;;試論對外援助對中國軟實力提升的作用[J];法制與社會;2008年26期
9 黃梅波;;中國對外援助機制:現狀和趨勢[J];國際經濟合作;2007年06期
10 ;以援外改革為契機加速實業(yè)化國際化[J];國際經濟合作;1996年02期
,本文編號:10688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0688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