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民族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2 07:08
本文關鍵詞: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民族史學研究
【摘要】:美國史學家斯多雅諾維奇在其《法國史學方法:年鑒模式》一書中,把迄今為止的西方史學歸納為三種模式:一是以修昔底德-圭查迪尼為代表的古典歷史學,即把歷史作為研究當前政治的方法和工具;二是以19世紀德國學派為代表的,強調整體的“進步和發(fā)展”的線性歷史學;三是年鑒派的史學。年鑒模式強調各種系列的、功能的、結構的研究方法,把社會作為一個總體的、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結構來認識。我們認為年鑒派的“總體史”是文藝復興時期博杜安的“整體史”,勒魯瓦的“文明史”,波丹、拉波佩利埃爾等人的“完美歷史”的發(fā)展。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史學不同于歐洲其他國家的發(fā)展路徑,賦予法國史學獨特的品性。法國史學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獨特發(fā)展歷程與法蘭西民族史學的開創(chuàng),以及這一時期法國史學對近現(xiàn)代西方史學的貢獻是本文的論題。 從15世紀初起意大利人文主義學術就開始影響法國,到15世紀后期逐漸形成氣候,16世紀是法國人文主義新學術蓬勃發(fā)展的時期。意大利人文主義對法國學術的影響主要是四個方面,即語言學、法學、政治學和史學。法國沒有從簡單地接受意大利人文主義史學,發(fā)展出自己有獨特品性的史學。法國史學發(fā)展過程中的關鍵一步,不是出現(xiàn)在史學領域,而是出人意料地發(fā)生在法學領域。法學家們通過接受人文主義語言學和法學方法,發(fā)揚人文主義歷史家和博學好古研究家的批判精神,批判他們對古典古代的盲目崇拜,在構建法學和制度史的過程中,逐漸發(fā)展出法國新史學。但這并不說明法國人文主義史學最初一步就不重要,對意大利人文主義史學的接受,畢竟標志著法國新史學的開端,
【關鍵詞】:文藝復興 法國史學 法學研究 民族史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K095.65
【目錄】:
- 緒論 西方史學中的民族史傳統(tǒng)10-25
- 第一章 意大利人文主義對法國學術的影響25-43
- 第一節(jié) 瓦拉與法國人文主義語言學和法學27-34
- 第二節(jié) 阿爾齊亞托與法蘭西法學人文學派34-38
- 第三節(jié) 馬基雅維利與法國民族君主制思想38-41
- 第四節(jié) 保羅·埃米利奧與法國人文主義史學41-43
- 第二章 從語言學和羅馬法研究到歷史研究43-59
- 第一節(jié) 語言學大師比代的貢獻45-51
- 第二節(jié) 法學人文主義與歷史學51-56
- 第三節(jié) 西塞爾的偉大君主國56-59
- 第三章 從法學的“歷史方法”到歷史學方法59-84
- 第一節(jié) 博杜安的“整體史”觀念61-69
- 第二節(jié) 波丹的“歷史方法”69-75
- 第三節(jié) 勒魯瓦和加亞爾的文明史75-78
- 第四節(jié) 拉波佩利埃爾的“完美歷史”78-84
- 第四章 政治、宗教沖突中的法蘭西民族史觀84-114
- 第一節(jié) 教會法研究與民族史觀86-91
- 第二節(jié) 封建法研究與民族史觀91-95
- 第三節(jié) 迪穆蘭的法蘭西教會自主理論95-103
- 第四節(jié) 皇家法學家的法蘭克-日耳曼觀點103-107
- 第五節(jié) 從法蘭克-日耳曼觀點到法蘭克-高盧觀點107-114
- 第五章 博學好古研究與法蘭西民族史學114-130
- 第一節(jié) 迪蒂耶對法國檔案的整理118-123
- 第二節(jié) 皇家博學者團體的形成123-126
- 第三節(jié) 皮圖與法國中古研究126-130
- 第六章 法蘭西民族歷史的重建——從迪埃朗到帕基耶130-145
- 第一節(jié) 迪埃朗的法國通史131-133
- 第二節(jié) 德·圖的法國當代史133-136
- 第三節(jié) 帕基耶的法蘭西文化研究136-145
- 結語: 法國文藝復興史學對近代史學的貢獻145-151
- 參考文獻151-158
-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簡介158-159
- 聲明159-160
- 后記160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毛艷飛;;淺議西方文學對美的追求[J];網(wǎng)友世界;2012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彭流螢;中國電視劇史學研究新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本文編號:8357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83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