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經濟思想研究
本文關鍵詞:杜佑經濟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和思想家,從政六十年,歷經六朝皇帝,其代表作《通典》開創(chuàng)中國典制體史書的先河。與諸多“坐而論道”的理論家相比,杜佑是一個務實的實踐家。其經濟思想不僅有深刻的理論性和完整的系統(tǒng)性,更有豐富的務實性。對杜佑經濟思想進行嘗試性的探討,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本文把杜佑的經濟思想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意在立足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把長期以來人們對杜佑及其經濟思想的研究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對杜佑生活時代背景的把握,力求較全面地闡述杜佑的經濟思想,探求相互間的聯系。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意圖考察杜佑及《通典·食貨典》的情況。杜佑生活于“安史之亂”前后,經歷了唐由盛轉衰的社會變遷,且從政經歷豐富!锻ǖ洹肥嵌庞诱螌嵺`的總結,他把《食貨典》置于全書之首,體現其重視社會經濟的思想!妒池浀洹烽T類眾多,且有嚴謹的內在邏輯。 第二章至第四章則從微觀方面分別探討杜佑的田制思想、賦稅思想、商品貨幣思想。在繼承了前人的“重農”思想基礎上,杜佑強調農業(yè)生產中的勞動力和土地要素,并提出了介于土地國有與私有之間的新型土地所有制形式。為緩和階級矛盾,杜佑主張“輕稅薄斂”,并認為十分之一是合適的稅率。由于唐王朝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杜佑還主張對工商業(yè)征稅,擴大稅種,滿足國用。其對貨幣與輕重理論的探討,反映了對商品貨幣經濟發(fā)展趨勢敏銳的嗅覺。他主張國家或君主壟斷貨幣的鑄造權和發(fā)行權,并實行貨幣統(tǒng)一化。 第五章則意圖對杜佑的經濟思想進行客觀評價。作為一位政治家,杜佑對經濟問題重視有加。結合唐朝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趨勢及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文章從實踐原因、現實因素、思想來源等探討杜佑經濟思想的來源。 杜佑的經濟思想既有對前人繼承,也有對唐代社會實踐經驗的總結。杜佑經濟思想中雖有不足,但瑕不掩瑜,其優(yōu)點是主要的,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上依然占據一席之地。
【關鍵詞】:杜佑 經濟 思想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09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6
- 一 杜佑《通典·食貨典》研究概述8-11
- 二 杜佑的政治經濟思想11-13
- 三 重點解決的問題13-14
- 四 史料搜集及研究方法14-15
- 五 研究意義15-16
- 第一章 杜佑及《通典·食貨典》16-25
- 第一節(jié) 杜佑的家世生平16-21
- 第二節(jié) 首列《食貨典》21-22
- 第三節(jié) 《食貨典》內容及評價22-25
- 第二章 杜佑的田制思想25-41
- 第一節(jié) 唐前期土地制度變化25-27
- 第二節(jié) 杜佑:“農為國本”27-30
- 第三節(jié) 杜佑主要田制思想30-39
- 第四節(jié) 杜佑田制思想的社會實踐檢驗39-41
- 第三章 杜佑的錢幣思想41-59
- 第一節(jié) 唐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錢幣的需求41-43
- 第二節(jié) 國家壟斷錢幣鑄造和發(fā)行權43-44
- 第三節(jié) 唐代冶銅業(yè)與金屬制造方面的政策44-46
- 第四節(jié) 杜佑的錢幣思想46-59
- 第四章 杜佑經濟思想評價59-69
- 第一節(jié) 杜佑經濟思想的來源59-64
- 第二節(jié) 從政治的角度強調社會經濟64-66
- 第三節(jié) 杜佑經濟思想的歷史局限性66-69
- 結語69-70
- 附表70-72
- 參考文獻72-76
- 致謝76-7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7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戴榮華;;絢麗多姿 獨樹一幟——揚州木偶藝術摭談[J];劇影月報;2011年03期
2 王祖霞;;網絡詞語“推手”的由來[J];新聞愛好者;2011年1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周懷宇;趙偉;;淺論唐代杜佑《通典》對《管子》的繼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全國第五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0年
2 鄭暉;;論杜佑對《管子》軍事思想的繼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3 周懷宇;趙楊;;論杜佑對于《管子》邊防思想的繼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4 荊佳佳;;論杜佑對于管子經濟思想的繼承[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5 夏南強;;我國古代類書尋源[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6 胡萍;;徽州地名考辨[A];安徽省徽學學會第二屆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王月宇;;“管子與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綜述[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瞿林東;輝煌的制度史巨著——《通典》[N];光明日報;2001年
2 虞萬里;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學術價值[N];文匯報;2008年
3 李珍;《通典》的民族史觀[N];中國民族報;2002年
4 曾貽芬;中國中世紀僅見的歷史巨制——《文獻通考》[N];光明日報;2001年
5 ;《中國禮儀制度研究》[N];中國文物報;2001年
6 蘆建華;發(fā)揮目錄學在博物館學研究中的作用[N];中國文物報;2009年
7 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尤學工;史學可以娛樂化嗎[N];北京日報;2011年
8 王子今;中國古代的“官數”[N];學習時報;2005年
9 陳銘陽;云南古橋的卓躒風姿[N];云南日報;2010年
10 程念祺;豐湛華美,簡約從容[N];文匯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夏南強;類書通論——論類書的性質起源發(fā)展演變和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楊;《通典·邊防典》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2 張文儉;杜佑民族史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3 荊佳佳;杜佑經濟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4 張影;《通典·禮典·吉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鄭暉;杜佑《通典·兵典》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6 劉鵬程;《通典·食貨典》史學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7 徐璐;杜佑淮南幕府及其文學活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8 趙偉;《通典·刑典》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9 崔蘭海;《通典·州郡典》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10 田紅玉;唐代大赦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杜佑經濟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71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31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