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史兩分”認識的三階段——兼論《史通》在此過程中的理論意義
[Abstract]:Before Han Dynasty,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integration. After, to Wei, Jin and Tang,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two points. Correspondingl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t proces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literary theorists distinguish between literary works with emphasis on ornament, rhyme, lyric poetry and other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works. In the second stage, historians separate narrative works and literary works. In the third stage, people have a mor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eparation of historical works and novels. Liu Zhiji's Shi Tong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refinement of the two point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文學敘事傳統(tǒng)研究”(07BZW031)
【分類號】:K09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碩民;《韓詩外傳》新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2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qū)W的大一統(tǒng)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金仁義,張靜;東晉皇室婚姻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5 裘士京,張翅;略論兩漢察舉制度與人才選拔[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6 李小波;從天文到人文——漢唐長安城規(guī)劃思想的演變[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7 鄧小南;“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8 李健;比興思維與意境的創(chuàng)造[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劉守芬,王洪波,姜濤,陳新旺;對中國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趙旭;論北宋法律制度中“例”的發(fā)展[J];北方論叢;2004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京力;歷史評價論研究——以中國古代評價問題為中心[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伏俊連;俗賦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鄒華清;楊守敬學術(sh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伍世昭;比較詩學視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靈詩學[D];暨南大學;2002年
5 鄭f媐,
本文編號:24064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240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