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西學東漸與新史學“三變”——兼論新史學的國際流變及中國學人的民族主體性訴求

發(fā)布時間:2017-12-19 21:06

  本文關鍵詞:西學東漸與新史學“三變”——兼論新史學的國際流變及中國學人的民族主體性訴求 出處:《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廣義新史學 國際流變 民族主體性 近代轉型 體制化 清華大學


【摘要】:新史學是20世紀中國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首先是國際學術流變的產物,尤與日、美、蘇等國關聯(lián)密切。中國新史學發(fā)端于清末,此后在國際學術互動、本國學術發(fā)展和國內社會政治變革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響下,先后經(jīng)歷了初始形態(tài)、學院派形態(tài)、社會化形態(tài)及政治化形態(tài)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各具特點,其基本陣營和思想資源也各有差異。新史學的發(fā)展對中國史學乃至學術體制產生了深刻影響。上世紀中國新史學在多數(shù)時候有深刻的政治背景,也有著明顯的現(xiàn)實關懷和政治指向,并始終服務于現(xiàn)實政治。在晚近中國,新史學蘊含著中國學人對學術獨立和民族獨立的強烈訴求及民族主體性意識。這是中國新史學嬗變進程中始終不變的主題,并與同期中國的發(fā)展軌跡和社會思潮高度吻合。在此過程中,中國學人為捍衛(wèi)、闡揚民族主體性進行了卓富成效的努力。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分類號】:K092
【正文快照】: 學統(tǒng)、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休戚相關。一國有一國之政統(tǒng),一時代有一時代之學統(tǒng)和道統(tǒng),而每一時代之道統(tǒng)、政統(tǒng)皆需相應的學統(tǒng)與其相適應。晚清以降,在西學東漸的強勢沖擊下,舊的學統(tǒng)、道統(tǒng)已難以為繼,亟需浴火重生,以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建民族主體性。這一學術思想之再生、政統(tǒng)道統(tǒng)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侯云灝;新史學再認識[J];山東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2 侯云灝;20世紀初新史學思潮的歷史地位[J];河北學刊;2001年06期

3 劉俐娜;晚清政治與新史學[J];史學月刊;2003年08期

4 李伯重;迎接我國的第二次“新世紀,新史學”[J];中國史研究;2005年S1期

5 張國祥,張平海;梁啟超、魯濱孫《新史學》之比較[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6 任幸芳;論梁啟超《新史學》與《新民說》的內在一致性[J];浙江師大學報;2000年03期

7 宋學勤;重新解讀梁啟超《新史學》[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馬敏;商會史研究與新史學的范式轉換[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9 侯云灝;20世紀初“新史學”的產生及其演變[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張承宗;新史學的回顧與前瞻[J];蘇州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朱慈恩;20世紀上半期通俗史學述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姜瑩;梁啟超“新史學”觀念生成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屠艷;梁啟超新史學視野中的異域史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09年

3 姜萌;從“新史學”到“新漢學”[D];山東大學;2007年

4 丁愛華;論特納“新史學”[D];淮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094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3094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4ad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