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舜功與《日本一鑒》
發(fā)布時間:2017-09-16 12:42
本文關鍵詞:鄭舜功與《日本一鑒》
更多相關文章: 鄭舜功 《日本一鑒》 “嘉靖大倭寇” 日本認知
【摘要】:嘉靖三十四年至嘉靖三十五年(1555年—1556年),隨著東南倭患日警,明朝在不斷調(diào)整“倭寇”對策的過程中形成了遣使赴日宣諭之策。鄭舜功系東渡赴日交涉的“明使”之一,在其親身觀感與現(xiàn)地調(diào)查之基礎上著成的《日本一鑒》一書,系現(xiàn)可考之明代最早、基于赴日考察的日本專著。鄭氏在日期間參閱諸多日本典籍,《日本一鑒》所記之詳、之專,遠在同時代其他日本著述之上。作為“嘉靖大倭寇”的親歷者,鄭氏的日本經(jīng)歷也使他對倭寇背景下呈現(xiàn)的明、日關系有了新的思考,《日本一鑒》之敘述集中體現(xiàn)了鄭氏之華夷思維及日本觀。 本文第一章從“嘉靖大倭寇”的發(fā)生、明朝倭寇對策的演變切入,考述鄭氏的出身、身份、經(jīng)歷以及著述之志。 第二章分析《日本一鑒》的資料來源及參編者,,并介紹是書之版本。圍繞內(nèi)容構成,對比《籌海圖編》,評析《日本一鑒》的寫作特色與缺憾,對鄭氏寫作意圖與重心進行初步探究。 第三章論說鄭氏之日本經(jīng)歷觸動了其對日本的再認知,是促使其對待倭寇問題時,主張采取積極同化的“用夏變夷”,而非“華夷之辨”的原因之一。鄭氏之例折射了在東亞構架自解體狀態(tài)下明人日本認知與華夷觀念的互動內(nèi)情。
【關鍵詞】:鄭舜功 《日本一鑒》 “嘉靖大倭寇” 日本認知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313;K24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言8-14
- 一、 研究意義8
- 二、 研究現(xiàn)狀8-12
- 三、 研究問題與方法12-14
- 第一章 :鄭舜功及其時代14-35
- 第一節(jié) :鄭氏所處之時代環(huán)境14-22
- 一、 “嘉靖大倭寇”的興起14-17
- 二、 明倭寇對策的嬗變17-22
- 第二節(jié) :鄭氏其人22-35
- 一、 出身、身份與經(jīng)歷23-32
- 二、 著述之志32-35
- 第二章 :《日本一鑒》其書35-54
- 第一節(jié) :資料來源與“參編者”35-41
- 一、 資料來源35-39
- 二、 參編者39-41
- 第二節(jié) :版本、內(nèi)容與評價41-54
- 一、 本書版本與內(nèi)容42-50
- 二、 本書價值、特色與缺憾50-54
- 第三章 :鄭舜功的日本認知與華夷觀54-71
- 第一節(jié) :鄭舜功的日本認知54-65
- 一、 《日本一鑒》中的日本55-60
- 二、 與《籌海圖編》倭寇觀的比較60-65
- 第二節(jié) :鄭舜功的華夷觀65-71
- 一、 華夷概念的理解65-67
- 二、 鄭舜功的華夷觀:“用夏變夷”67-71
- 結論71-74
- 參考文獻74-78
- 后記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韓東育;;“華夷秩序”的東亞構架與自解體內(nèi)情[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李小林;明人私撰日本圖籍及其對日本的認知[J];求是學刊;2005年04期
3 鹿毛敏夫;黃榮光;彭浩;;《抗倭圖卷》、《倭寇圖卷》和大友義鎮(zhèn)、大內(nèi)義長[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時培磊;明清日本研究史籍探研[D];南開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631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86312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