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近代早期英國社會中“剩女”的成因
本文關鍵詞:論近代早期英國社會中“剩女”的成因
【摘要】:近代早期的英國社會,存在著大量"剩女"。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既與婦女所生活的地域環(huán)境、時代背景和社會階層相關,也于婦女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密不可分。她們既可能是"被剩下",也可能是自愿選擇"剩下"。
【作者單位】: 綿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學院;
【關鍵詞】: 近代早期 英國 剩女 成因
【基金】:綿陽市社會科學項目(MYS2014YB14)
【分類號】:K561.4
【正文快照】: :綿陽市社會科學項目(MYS2014YB14):K561.4“剩女”雖是當下的時髦新詞,但“剩女”們的存在卻已歷史久遠。早在17世紀末,英國就曾爆發(fā)過“剩女”危機。然而,對于歷史上的“剩女”,人們卻甚少關注。盡管在20世紀80年代,國外學界就開始涉獵女性的單身問題,但是“當代的英美史學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穎;;生態(tài)女權主義略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劉鑫;;女藝術家該何去何從——拜厄特的《馬蒂斯故事》之女性主義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3 李娜;;19世紀中后期英國中產(chǎn)階級婦女職業(yè)狀況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楊帆;;19世紀英國中等階級婦女維權與參政實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9期
5 紀芳芳;當代女性詩歌中母女關系主題的書寫與流變——以舒婷、翟永明、尹麗川的詩歌為例[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3期
6 佟玉蘭;田野;;女權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對英國社會觀念的影響[J];才智;2010年11期
7 谷英姿;劉釗;;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中國的文學闡釋[J];長白學刊;2005年06期
8 袁三英;;解構與建構:既定性別關系社會文化模式的“破”與“立”[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彭玉凌;;論性別平等的憲法保護[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曾勝;;女性、身體和藝術——電影《鋼琴課》與《女鋼琴師》的比較分析[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秦美珠;;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歷程、理論特征及其意義[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6)[C];2008年
2 韓敏;;少女的愛欲與成長——20世紀90年代以來少女成長電影研究[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3 李庚;;電視劇中的性別符號體系解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尹旦萍;;平等與差異:《婚姻法》解釋(三)有關房產(chǎn)規(guī)定的性別解讀[A];2014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性別視角下的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 論壇論文集[C];2014年
5 尤鑫;;從私領域到公領域有多遠?——影響城鎮(zhèn)女性經(jīng)濟參與的微觀因素分析[A];2014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性別視角下的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 論壇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玲;我國競技體育女性參與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越民;中美報紙新聞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4 蔡俊;超越生態(tài)印第安:論露易絲·厄德里克小說中的自然主題[D];南京大學;2011年
5 劉敬;變革與模仿:試論中國當代女性電影的審美創(chuàng)新及其社會意義(1978-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芳;西方男性學者視角下的女性主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景銀輝;“文革”后中國小說中的創(chuàng)傷性童年書寫[D];上海大學;2010年
8 馬玲麗;走向日常生活的詩學[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萬雪梅;美在愛和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詹焱;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博;女權主義批評視角下的海斯特·白蘭[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谷青;當代西方女性主義設計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胡君;論德拉布爾筆下現(xiàn)代知識女性的困境與理想追求[D];江南大學;2010年
4 賈程程;緣何應建立中國女性科學范式[D];東華大學;2011年
5 鞏凡;美國女權運動的第二次浪潮(20世紀60-80年代)[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巖璐;女性主義法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王一婷;解密純真[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孔爽;男女退休年齡的法律困境與突圍[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葉文彥;當代中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10 呂s,
本文編號:5184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51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