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國際史學界的“奧林匹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宗道一;新中國外交史若干史實考訂(續(xù))[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年03期
2 章百家;中共對外政策和新中國外交史研究的起步與發(fā)展[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2年05期
3 李同成;揭開40年前中巴外交史的“九人案”內幕[J];黨史縱橫;2004年04期
4 張偉;"乒乓外交"中被遺忘 的一幕[J];湖南文史;2004年04期
5 王艷芬;一部開拓創(chuàng)新的力作——評《20世紀澳大利亞外交史》[J];世界歷史;2005年03期
6 宋云偉;;首屆“東方外交史”學術研討會綜述[J];世界歷史;2007年02期
7 王德仁;;外交史的力作:吳東之主編《民國外交史》簡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8 羅燕明;;新中國外交史在國史研究中的定位[J];當代中國史研究;2010年01期
9 陳奉林;;東方外交史研究初探[J];世界歷史;2010年03期
10 何妍;;《外交史》(Diplomatic History)簡介[J];史學集刊;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婉蓉;;試析費正清的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10年卷[C];2011年
2 左雙文;王杰;;中華民國外交史研究:回顧與前瞻[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左雙文;王杰;;中華民國外交史研究:回顧與前瞻[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羅燕明;正確評價和總結新中國外交史[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2 賈森·迪恩;中美開啟“外交史上最繁忙時期”[N];國防時報;2010年
3 姜鳴;中國外交史上第一場招待會及其風波[N];南方周末;2012年
4 金光耀;中國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生機和希望[N];中華讀書報;2013年
5 顧鈞;中國外交史的學術革命——《籌辦夷務始末》[N];中華讀書報;2014年
6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王義桅;中俄接近彰顯三重戰(zhàn)略效應[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
7 鐘聲;攜手圓夢 開拓未來[N];人民日報;2014年
8 本報駐布拉格記者 任鵬;斯洛伐克外交史上的里程碑[N];光明日報;2005年
9 宋鎮(zhèn)鈴;唱響中國最強音[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梅光;近代中國外交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潔波;《中華民國外交史資料選編》語言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2 陳理想;《國家-2011中國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動》漢譯朝[D];延邊大學;2014年
3 鄧愛華;中英建交談判分析(1950-1955)[D];外交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25728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257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