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工業(yè)革命對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論工業(yè)革命對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4年
論工業(yè)革命對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
陳艷梅
【摘要】: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工業(yè)革命的國家,維多利亞時期工業(yè)革命與社會的發(fā)展達到巔峰,被稱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工業(yè)革命不僅推動了生產力與經濟的發(fā)展,還帶來了社會結構與關系的變化。 根據馬克斯主義階級分析法,一個社會階級的地位取決于他們與生產工具的關系,而作為小資產階級一部分中產階級,他們擁有生產工具,但同時又進行著勞動,比如小商人、同時為地主的農民、技術人員等。工業(yè)革命的出現推動力生產力的發(fā)展,,中產階級在這一階段迅速崛起,其思想觀念與習俗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日益加重,其階層婦女社會地位的提升對女權主義的推進更是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工業(yè)革命之后,中產階級婦女的社會地位起了極大的變化。維多利亞初期,婦女的地位被“禁錮”在家庭之中,“家庭天使”是社會對中產階級婦女最高的認可。隨著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中產階級女性的教育得到發(fā)展,認知得到提升,經濟地位有所提高,第一次進入原來男性壟斷的職業(yè)領域,開始走上政治的舞臺。她們作為婦女運動的倡導者與推動者,為英國整體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從以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為背景,分析其階層女性在經濟、政治、教育和家庭領域所取得的地位提升,進一步加深工業(yè)革命對女權運動的推動作用的理解。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C913.68;K561.4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娜;;19世紀中后期英國中產階級婦女職業(yè)狀況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江松潔;19世紀中葉的鋼琴與歐洲中產階級:鋼琴的社會功能與文化意義研究(1830-1870)[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滕曉;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性教育思想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哲;職業(yè)女性工作—生活平衡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赳;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女子教育的變化軌跡[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孫東波;;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城市化進程中的政府[J];運城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3 高秀明;;論槌球與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的價值觀[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張寧;;社會問題小說:維多利亞時代的一面鏡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杜雋;;喬治·艾略特“人本宗教”道德的藝術表現[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陳娜;;叛逆與妥協——從女性主義視角解析《簡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12期
7 李寶芳;;雇用仆人——維多利亞時期英國中產階級的一種生活方式[J];社科縱橫;2011年08期
8 李寶芳;;維多利亞時期英國中產階級的物質生活方式[J];蘭州學刊;2010年12期
9 黃瑩;利用與變用——析《法國中尉的女人》與維多利亞小說的互文性[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韓建萍;;試論維多利亞時期英國與俄國在中亞爭奪中的印度因素[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正偉;;維多利亞時期英國社團“X俱樂部”的科學傳播活動[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10科普理論國際論壇暨第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閻廣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發(fā)展簡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3 龍登高;;工業(yè)革命制度創(chuàng)新的比較研究:國際學壇的新視角[A];和諧·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C];2007年
4 于海量;;論可持續(xù)發(fā)展條件下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整合[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5 楊小凱;;為什么工業(yè)革命在英國而不在西班牙發(fā)生?[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吳季松;;對北京城市交通問題的建議[A];北京城市規(guī)劃與交通——北京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聯席會議第二次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隴菲;;文藝? 復興?[A];《國學論衡》(第四輯)[C];2007年
8 孫久文;;中國現在的發(fā)展都是科學和民主不斷發(fā)揚光大的結果[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1:我國科技發(fā)展的文化基礎[C];2007年
9 皇甫曉濤;;倫敦的霧與北京的風——都市人類學與生態(tài)人類學的生態(tài)回歸與文化重構[A];第二屆中國(海南)生態(tài)文化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李小萍;張學東;;科普、經濟與生活小康的內在關系[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瑞華;[N];南方周末;2007年
2 順民;[N];中國郵政報;2006年
3 傳紅;[N];科技日報;2007年
4 李俊辰;[N];中國改革報;2009年
5 馬建國;[N];中國質量報;2005年
6 張奮勤 胡思勇 周啟紅;[N];湖北日報;2009年
7 葉涯劍;[N];中國房地產報;2006年
8 張奮勤 胡思勇 周啟紅 李高產 李志平 王瓊 孫永平 熊桉 杜長征 陳萬卷 鄒小娟 宋宗宏 趙崢 龍澤弘 謝少安 劉書蘭 袁永友 劉必紅 李志堅 汪生金 劉綺霞 胡娟 劉綺莉;[N];湖北日報;2009年
9 記者 王宇;[N];深圳商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余祖江;[N];通信信息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民;工業(yè)化與新型工業(yè)化的深層次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張靜波;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宗教人格與創(chuàng)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谷延芳;工業(yè)革命前英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郝楓;中國要素價格決定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8年
5 李濟時;英國民主制度建立的方式與條件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滕曉鉑;威廉·莫里斯設計思想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7 王曉焰;18-19世紀英國婦女的生活和工作狀況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8 王非;國民經濟的人文內核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9 戴嵐;女性創(chuàng)作與童話模式[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趙亞奎;協調失靈,技術抵制與貧困陷阱[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艷梅;論工業(yè)革命對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2 關麗;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婦女就業(yè)狀況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09年
3 張佳;維多利亞小說中的中產階級婦女道德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聶磊磊;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建筑設計思潮及藝術特征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韓峰;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女性繪畫藝術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6 齊心;維多利亞時期的自然與民俗風情畫卷[D];吉林大學;2010年
7 趙嬌嬌;家庭之外的天使:19世紀英國中產階級婦女與慈善[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湯艷梅;工業(yè)革命時期的英國城市環(huán)境觀念及其影響[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9 項鳳靖;戴·赫·勞倫斯對工業(yè)革命的回應[D];浙江大學;2004年
10 亢春燕;18-19世紀英國中產階級的社會生活[D];內蒙古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論工業(yè)革命對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婦女社會地位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05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24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