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1949年英國對華政策的調(diào)整
本文選題:中英關(guān)系 + 對華政策。 參考:《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6年07期
【摘要】:1949年,英國對華政策的調(diào)整以"保留在華立足點"為總體原則,在承認新中國問題和中國香港問題上呈現(xiàn)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傾向,即主動示好和圖謀對抗。其行動軌跡是:尋求接觸—增兵中國香港—承認新中國。注重經(jīng)驗思維模式、對中共的認識、決策部門的政策選擇與磨合以及重返遠東的戰(zhàn)略主導著英國對華政策的調(diào)整;而中共的對英政策、國民黨對上海的封鎖,以及盟國的態(tài)度則制約著這種調(diào)整。1949年英國的對華政策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色彩。
[Abstract]:In 1949, Britain's China policy was adjusted on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keeping its foothold in China" and showing two distinct tendencies in recognizing the New China issue and the Hong Kong issue of China, that i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how good will and to seek confrontation. Its course of action is to seek contact-increase troops in Hong Kong, China-recognition of the New China. The emphasis on empirical think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PC, the policy choices and running-in of the policy-making departments and the strategy of returning to the far East have led to the adjustment of British policy towards China.On the other h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policy towards Britain, the Kuomintang's blockade of Shanghai, The attitude of the allies restricts this adjustment. Britain's China policy in 1949 had a strong realism.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分類號】:K15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蘭琴;;試論20世紀30年代德國對華政策[J];歷史研究;1989年01期
2 翟海莉;從馬歇爾調(diào)處看戰(zhàn)后美國的對華政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3 羅玉蘭;;簡論美國在抗戰(zhàn)勝利后的對華政策[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02期
4 張玉芬;;論義和團運動時期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J];遼寧師院學報;1983年04期
5 翟強;院外援華集團和杜魯門對華政策(1947—1949年)[J];世界歷史;1986年05期
6 陳錦曉;;淺析戰(zhàn)后初期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J];南都學壇;1987年04期
7 張歷歷;;試論日本岸信介內(nèi)閣的對華政策[J];歷史教學;1988年11期
8 顧寧;肯尼迪政府的對華政策[J];世界歷史;1991年06期
9 周武 ,陳先春;論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對華政策[J];史林;1992年03期
10 劉少華;論彼得一世時期俄國對華政策轉(zhuǎn)變的原因[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楊彪;;戰(zhàn)后初期美國政府與軍方在對華政策上的爭論及其影響[A];近代中國(第八輯)[C];1998年
2 吳志成;袁婷;;法國對華政策的歷史演進:從戴高樂到薩科齊[A];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第七輯)[C];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燕旺;朝鮮戰(zhàn)爭中蘇聯(lián)對華政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2 張茜茜;1899-1901年英國對華政策[D];安徽大學;2014年
3 李海瓊;澳大利亞對華政策與承認問題(1970-1972)[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春福;田中角榮政府對華政策成因探析[D];吉林大學;2007年
5 廖慶;20世紀90年代歐盟對華政策對中歐經(jīng)貿(mào)關(guān)系的影響[D];湖南科技大學;2013年
6 李麗玲;1941-1945年蘇聯(lián)的對華政策[D];吉林大學;2007年
7 趙燕;“脫亞論”與日本對華政策(1885-1905)研究[D];渤海大學;2014年
8 邵鑌;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與美國國內(nèi)政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張壽奇;試論二戰(zhàn)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D];安徽大學;2010年
10 潘德鋒;美澳同盟及其對中國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399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93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