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革命中的政體想象與國家構(gòu)建——解讀《埃塞克斯決議》
本文關鍵詞: 《埃塞克斯決議》 國家構(gòu)建 傾向于被統(tǒng)治者的政治思維 美國革命的激進性 出處:《史學集刊》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當13個殖民地脫離母國而獨立之際,美國革命者就新國家的政體原則和政府形式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人主張以英國政體為藍本,有人倡導仿效古代雅典民主,還有人試圖在某些殖民地政府模式的基礎上略加改造。1778年馬薩諸塞的《埃塞克斯決議》則提出了一個頗具想象力的新型共和政體方案!稕Q議》并非如以往史家所說的那樣僅只為少數(shù)富人爭取權(quán)勢,而是主張本著社會契約、人民主權(quán)和自然權(quán)利的原則,建立一個開放而中立的國家,基于民眾與精英的共治和平衡,以保障包括少數(shù)富人在內(nèi)的全體居民的"安全和幸福"!稕Q議》關注的不是加強國家的能力,而是防范國家的利益偏向和權(quán)力集中,以維護被統(tǒng)治者的自由和安全。這種國家構(gòu)建的主張,不僅與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狀況迥然不同,而且也與當前政治學理論對國家的描述大有出入。它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美國革命在政治上的創(chuàng)造性和激進性。
[Abstract]:When the 13 colonies became independent from their home countries,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ie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principles of government and the form of government in the new country. Some advocated emulating ancient Athenian democracy. In 1778, Massachusetts's Essex Resolution proposed an imaginative new republic. Historians used to say that they were fighting for power only for a small number of rich people. Instead,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pen and neutral stat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ocial contract, people's sovereignty and natural rights, based on the common governance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elit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happiness"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including the few rich people, the resolution is concerned not with strengthening the state's capacity, but with guarding against the national interests bias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freedom and security of the governed, such a state of affairs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e situation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It reflects the political creativity and radic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2年度重點課題“美國早期政治文化的演變研究”(12ASS00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712.4
【正文快照】: 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近期的理論取向有所變化,從先前推許“自由民主”的勝利轉(zhuǎn)而強調(diào)國家能力和秩序的重要性。他把國家、法治和責任政府(民主)看成政治發(fā)展的“三大組件”,認為三者發(fā)生的順序不同,對政治發(fā)展的進程及后果有決定性的影響;若在三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應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新健康[J];東西南北;2011年13期
2 砂礫;;伊麗莎白一世外傳[J];世界博覽;1985年01期
3 哈里·柯林斯;張帆;;靈感閃現(xiàn)的時刻[J];哲學分析;2011年03期
4 李紅;當代英國哲學掠影[J];世界哲學;2004年02期
5 吳秀龍;;國外戲劇活動資訊[J];戲劇文學;2013年10期
6 ;文明視野[J];文明;2009年06期
7 雷素范;周開億;;瑞利[J];光譜實驗室;1990年Z1期
8 焦緒華;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愛德華·黑格斯教授南京大學講學[J];世界歷史;2003年04期
9 倪志娟;;詩歌在塵世的使命[J];綠風;2010年02期
10 周魯成;;A three-year-old girl with IQ of 140[J];初中生;2011年Z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李宗長;李小敏會見英埃塞克斯郡副領袖[N];新華日報;2011年
2 朱貽軍;英國埃塞克斯郡副領袖一行來澄考察[N];江陰日報;2011年
3 姚大捚;梁保華會見英國客人[N];新華日報;2007年
4 晴生;英國官員來錫考察投資環(huán)境[N];無錫日報;2008年
5 王琰;英國埃塞克斯郡政府代表團來澄[N];江陰日報;2008年
6 記者徐亞華;王德忠會見英國客人[N];南通日報;2011年
7 鄭曉春;英將研制具有意識的機器人[N];科技日報;2003年
8 宋導;外國老師給中國留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建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本報記者 石珊珊;什么讓浙江電器企業(yè)官司纏身?[N];中國工業(yè)報;2004年
,本文編號:14426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44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