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早期德意志政治發(fā)展特性芻議——對“德意志特殊道路”的一種反思
本文關鍵詞:近代早期德意志政治發(fā)展特性芻議——對“德意志特殊道路”的一種反思
更多相關文章: 德國史 德意志特殊道路 神圣羅馬帝國 專制主義 議會制
【摘要】:傳統(tǒng)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論認為,自19世紀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條"偏離西方但最終回歸西方"的特殊道路。然而,把德意志特殊道路起源放在19世紀的說法遭到許多質疑。不少學者認為,以普魯士為代表的專制主義傳統(tǒng)至少可以追溯到16世紀。16—19世紀德意志歷史發(fā)展所體現(xiàn)出的政治發(fā)展的多元性和近代早期議會制的民主性表明:除專制主義傳統(tǒng)外,聯(lián)邦制、民主制、法治也是近代早期德意志的重要傳統(tǒng)。這些傳統(tǒng)在19世紀之后的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聯(lián)邦德國中并沒有被放棄,而是不斷地得到補充和完善。議會民主制并非"西方"國家所獨有,專制主義也只是德意志的傳統(tǒng)之一。與其說19世紀以來德意志走過一條"偏離西方最終又回歸西方的歷史道路",不如說其走過了一條"偏離傳統(tǒng)最終又回歸和揚棄傳統(tǒng)"的歷史發(fā)展道路。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歷史系;
【關鍵詞】: 德國史 德意志特殊道路 神圣羅馬帝國 專制主義 議會制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宗教改革時期德意志政治與社會轉型研究”(項目編號:11XSS006) “國家留學基金委2013年中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516.4
【正文快照】: 自180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解體后,受十八九世紀民族國家觀(即將國家視為一個有明確疆域、實行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的影響,學術界對這個皇權弱小、中央不夠集權、地方勢力過于強大、多民族的帝國總是持一種負面的評價。認為它是一個與時代精神背離的、腐朽的、為大家所鄙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松韜;劉景華;;論近代早期法國胡格諾教徒移居英國及其影響[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張佳生;;近代早期英國乞討問題的成因解讀[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金彩云;;近代早期歐洲妓女問題研究[J];北方論叢;2010年02期
4 徐煜;;近代早期英國憲政形成的原因[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劉貴華;;近代早期英國鑒賞家群體的興起[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02期
6 李新寬;;近代早期英國的反壟斷活動[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張衛(wèi)良 ,金志賢;近代早期的西歐大學[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2年04期
8 唐松根;試析近代早期英國社會的不平等[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9 劉哲;論中國近代早期的民間排外與國民性[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9年02期
10 陳勇;近代早期英國家庭關系研究的新取向[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呂浩俊;;中世紀至近代早期巴黎守護神問題探析——“圣熱訥維艾芙崇拜”的演變、內涵及功能[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李德霞;;近代早期中國絲綢文化在海外的傳播與影響[A];海洋文化與福建發(fā)展[C];2011年
3 吳樹博;;從藝術到方法:近代早期歐洲歷史觀念的轉變[A];文化復興:人文學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年會文集(2012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向榮;中世紀晚期近代早期歐洲史研究的重要性及難度[N];光明日報;2012年
2 舒建軍;“歐洲中心論”的破除與世界史的成立[N];光明日報;2006年
3 黃敏蘭(本報書評人);人人都是藝術家[N];中華讀書報;2006年
4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董少新;近代早期中西關系研究代名詞:“澳門學”之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劉城;“中世紀學”的新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金鋒;近代早期英國書報審查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陸啟宏;近代早期西歐的巫術與巫術迫害[D];復旦大學;2006年
3 魏建國;自由與法治[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海蘭;近代早期英國“立身期仆人”現(xiàn)象探析[D];遼寧大學;2015年
2 武小寧;近代早期英國小農生產方式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3 劉國元;近代早期英國農民家庭土地繼承問題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4 郭良倫;近代早期英國貧民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5 梁雪松;近代早期與近代早期世界貿易[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熊芳芳;近代早期法國的稅收與鄉(xiāng)村生活(1560-1715)[D];武漢大學;2004年
7 劉貴華;近代早期英國的大學教育與社會流動[D];武漢大學;2004年
8 丁湘蓮;西歐近代早期婦女社會生活狀況探析[D];內蒙古大學;2007年
9 盧摯飛;近代早期英國社會犯罪和政府對策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郭振滑;試述近代早期英國濟貧的運行機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918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109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