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子女受教育狀況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農村子女受教育狀況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農村 子女教育 家庭養(yǎng)老支持 結構方程模型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及其伴隨的“空巢”問題,給政府、社會及家庭提出了除經濟供養(yǎng)之外更加迫切和復雜的養(yǎng)老要求。 教育投資對整個國家和每個國民非常重要,在宏觀方面,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在微觀方面,可以幫助個人立足社會、參與競爭、獲取收入。當今中國,盡管政府重視教育事業(yè),日益擴大對初高等教育的投入,,但限于農業(yè)人口占據主導地位的人口結構、農村教育資源供應的嚴重不足以及高等教育的昂貴學費負擔等諸多因素,綜合導致農戶子女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依舊偏低。 教育支出與養(yǎng)老支出的權衡是人口科學中的重要議題之一。本文認為,農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與養(yǎng)老支持之間具有某種正向相關性。本文從家庭、學校、職業(yè)教育出發(fā),基于468名農村子女的調查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探討農村子女受教育狀況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的影響。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學校教育(特別是受教育時間)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影響最大,其次是職業(yè)教育(特別是教育成效),再次是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受教育時間)。此外,本文還根據研究結果,從子女受教育方面為家庭養(yǎng)老支持提出了政策性啟示。
【關鍵詞】:農村 子女教育 家庭養(yǎng)老支持 結構方程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C913.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錄7-9
- 1 緒論9-13
- 1.1 選題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義10-11
- 1.3 研究對象和界定11-12
- 1.3.1 農村子女教育11
- 1.3.2 農村老年人11-12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12-13
- 1.4.1 研究方法12
- 1.4.1.1 文獻分析12
- 1.4.1.2 定性與定量分析12
- 1.4.1.3 實際調查法12
- 1.4.2 研究思路12-13
- 2 農村子女受教育狀況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的文獻綜述13-17
- 2.1 教育相關文獻研究13-15
- 2.2 養(yǎng)老支持相關文獻研究15-16
- 2.3 農村子女受教育狀況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影響相關文獻研究16-17
- 3 實證分析及問卷設計17-26
- 3.1 理論模型17-18
- 3.2 變量說明18
- 3.3 研究假設18-21
- 3.3.1 家庭情況與養(yǎng)老支持研究假設19
- 3.3.2 家庭教育與養(yǎng)老支持研究假設19-20
- 3.3.3 學校教育與養(yǎng)老支持研究假設20
- 3.3.4 職業(yè)教育與養(yǎng)老支持研究假設20-21
- 3.4 問卷指標體系設計21-23
- 3.4.1 家庭情況指標設計21-22
- 3.4.2 家庭教育指標設計22
- 3.4.3 學校教育指標設計22
- 3.4.4 職業(yè)教育指標設計22-23
- 3.5 問卷設計與樣本描述23-26
- 3.5.1 問卷設計23
- 3.5.2 數據來源23
- 3.5.3 樣本描述23-26
- 4 農村子女受教育狀況對家庭養(yǎng)老支持影響研究的數據分析26-39
- 4.1 信度和效度檢驗26-28
- 4.1.1 信度檢驗26
- 4.1.2 信度檢驗結果26-27
- 4.1.3 效度檢驗27
- 4.1.4 效度檢驗結果27-28
- 4.2 結構方程分析28-39
- 4.2.1 結構方程模型介紹28-30
- 4.2.1.1 結構方程基本概念28-29
- 4.2.1.2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指標29-30
- 4.2.1.3 結構方程的優(yōu)點30
- 4.2.2 初始模型驗證30-32
- 4.2.3 模型修正32-34
- 4.2.4 結構方程模型估計結果34-35
- 4.2.5 假設檢驗結果分析35-36
- 4.2.5.1 家庭情況方面35
- 4.2.5.2 家庭教育方面35-36
- 4.2.5.3 學校教育方面36
- 4.2.5.4 職業(yè)教育方面36
- 4.2.6 數據分析總結36-39
- 5.政策建議及其他39-41
- 5.1 政策建議39
- 5.2 論文主要創(chuàng)新點39-40
- 5.3 不足和展望40-41
- 5.3.1 選擇樣本方面40
- 5.3.2 采集數據方面40
- 5.3.3 內容研究方面40-41
- 參考文獻41-46
- 致謝46-47
- 附錄一47-50
- 附錄二5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萬崇華;孟瓊;楊錚;湯學良;張燦珍;盧玉波;羅家洪;張曉磬;;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共性模塊的研制 (二):信度與效度分析[J];癌癥;2007年03期
2 陳曉宇,陳良q,夏晨;20世紀90年代中國城鎮(zhèn)教育收益率的變化與啟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3 文東茅;家庭背景對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及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4 區(qū)晶瑩;張金雁;俞麗華;;農村家庭養(yǎng)老支持力與養(yǎng)老方式結構方程模型實證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年05期
5 黃河清;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比較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2期
6 王昌標;論蘇霍姆林斯基環(huán)境教育思想及其對我國學校德育的啟示[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7 翟;;;試論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思想源泉和早期實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5期
8 耿兆輝;朱云艷;侯翠環(huán);;約翰·霍爾特家庭學校教育思想新探[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7期
9 岳昌君;;教育對個人收入差異的影響[J];經濟學(季刊);2004年S1期
10 岳昌君,邢惠清;預期收益對不同級別教育需求的影響[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17期
本文編號:6956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69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