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轉(zhuǎn)型下的福利多元建構(gòu):興文縣留守兒童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14:48
伴隨著城鎮(zhèn)化的大踏步推進,我國數(shù)以億計的農(nóng)民進入到城市中,成為數(shù)量龐大的外來務工人群。他們在為城市發(fā)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也在默默的承擔著本來不應該由他們承擔的很多代價,其子女的撫育問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由于戶籍制度的嚴格限制和富含在戶籍背后的福利排斥,我國約4000萬到8000萬的兒童被父母留在了家鄉(xiāng),在生活、健康、教育等方面面臨著新的社會風險。對于這些留守兒童所遭遇的問題予以研究,不但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的有序發(fā)展,也對優(yōu)化我國未來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義。留守兒童問題的研究自2005年以來呈現(xiàn)出了井噴式的發(fā)展,這些研究都圍繞留守兒童進行了細致的討論,并為實踐領域出臺相應的保護政策提供了學理指導。但是,目前的研究也在研究對象、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上出現(xiàn)了一定的紕漏,因此無法從社會福利轉(zhuǎn)型的背景下去觀察留守兒童的福利建構(gòu)問題,亟需在學理上進行優(yōu)化。本研究正是從上述問題出發(fā),采取福利多元主義理論作為本研究的核心理論,采取廣義社會福利作為觀察視角,通過定量和定性相結(jié)合的實證調(diào)研方式來對留守兒童的福利供應問題展開細致的剖析。本研究緊緊圍繞留守兒童的福利獲取狀況及福利供應狀況進行...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
1.1.1 城鎮(zhèn)化及其制度的二元性
1.1.2 社會福利制度的現(xiàn)狀與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研究問題與研究對象
1.2.1 研究問題
1.2.2 研究對象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jié) 兒童福利的相關研究
2.1.1 兒童福利的概念界定
2.1.2 國外兒童福利制度的建構(gòu)
2.1.3 我國兒童福利制度的建構(gòu)
第二節(jié) 留守兒童的相關研究
2.2.1 留守兒童的概念界定
2.2.2 留守兒童研究的數(shù)量分析
2.2.3 留守兒童研究的內(nèi)容分析
第三節(jié) 社會福利的相關研究
2.3.1 社會福利的概念界定
2.3.2 社會福利的實踐轉(zhuǎn)型
2.3.3 社會福利的理論轉(zhuǎn)型
第四節(jié) 福利多元主義的相關研究
2.4.1 福利多元主義的概念界定
2.4.2 國外福利多元主義的研究
2.4.3 我國福利多元主義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研究框架與研究指標
3.1.1 研究框架
3.1.2 研究指標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與研究倫理
3.2.1 主輔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
3.2.2 收集資料的方法與過程
3.2.3 分析資料的方法與過程
3.2.4 調(diào)查地點與樣本描述
3.2.5 研究的倫理
第三節(jié) 研究創(chuàng)新性和研究局限性
3.3.1 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
3.3.2 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留守兒童的福利獲取
第一節(jié) 留守兒童的生活福利
4.1.1 生活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1.2 生活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1.3 生活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1.4 生活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第二節(jié) 留守兒童的健康福利
4.2.1 健康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2.2 健康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2.3 健康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2.4 健康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第三節(jié) 留守兒童的教育福利
4.3.1 教育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3.2 教育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3.3 教育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3.4 教育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第四節(jié) 留守兒童的整體福利
4.4.1 兒童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4.2 兒童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4.3 兒童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4.4 兒童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家庭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5.1.1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5.1.2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5.1.3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5.1.4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5.2.1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5.2.2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5.2.3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5.2.4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三節(jié) 家庭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5.3.1 兒童眼中的家庭福利
5.3.2 成人眼中的家庭福利
5.3.3 家庭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國家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國家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6.1.1 國家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6.1.2 國家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6.1.3 國家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6.1.4 國家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國家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6.2.1 福利接受者眼中的國家福利
6.2.2 福利供應者眼中的國家福利
6.2.3 國家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社區(qū)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7.1.1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7.1.2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7.1.3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7.1.4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7.2.1 福利接受者眼中的社區(qū)福利
7.2.2 福利提供者眼中的社區(qū)福利
7.2.3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志愿組織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8.1.1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8.1.2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8.1.3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8.1.4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8.2.1 福利接受者眼中的志愿組織福利
8.2.2 福利提供者眼中的志愿組織福利
8.2.3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九章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對福利多元主體的定量分析
9.1.1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定位
9.1.2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替代
9.1.3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轉(zhuǎn)移
9.1.4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二節(jié) 對福利多元主體的定性分析
9.2.1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
9.2.2 福利多元主體的現(xiàn)實困境
9.2.3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與現(xiàn)實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十章 研究發(fā)現(xiàn)、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jié) 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
10.1.1 福利供需結(jié)構(gòu)失衡和留守兒童的弱勢地位
10.1.2 福利多元框架的重組和福利服務的空巢化
10.1.3 居民化的福利衰減和福利供應的現(xiàn)代風險
10.1.4 福利供應的脆弱性與兒童福利制度的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研究的進一步討論
10.2.1 對福利多元主義的驗證與討論
10.2.2 對社會福利的驗證與討論
第三節(jié) 研究的政策建議
10.3.1 逐步平衡城鄉(xiāng)之間的福利供應
10.3.2 逐步構(gòu)建支持家庭的社會政策
10.3.3 逐步推動兒童福利服務的發(fā)展
10.3.4 逐步實現(xiàn)兒童福利制度的轉(zhuǎn)型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城市社區(qū)福利服務弱可獲得性的實證分析——以成都市為例[J]. 韋克難. 社會科學研究. 2013(01)
[2]OECD國家家庭福利政策實踐與啟示[J]. 王軍平,翟麗娜. 北京社會科學. 2012(05)
[3]福利多元主義視角下災后殘疾人社會救助體系的構(gòu)建[J]. 曲紹旭. 學術論壇. 2012(06)
[4]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總結(jié)講話[J]. 李立國. 中國民政. 2012(04)
[5]農(nóng)民工住房福利現(xiàn)狀與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義的視角[J]. 吳煒,朱力. 長白學刊. 2012(02)
[6]救助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河南模式”解讀——從福利多元主義的視角[J]. 張長偉. 社會科學家. 2012(02)
[7]論農(nóng)村留守兒童社會保障制度中的國家責任[J]. 董溯戰(zhàn). 寧夏社會科學. 2011(06)
[8]農(nóng)村留守兒童代理家長之法律思考——兼評留守兒童關愛機制陜西“石泉模式”[J]. 呂煒.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9]社會福利制度的轉(zhuǎn)變:從單位福利到社區(qū)福利[J]. 李甜,曾瑞明,齊紅芳. 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 2011(11)
[10]中國組合式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的構(gòu)建[J]. 彭華民. 學術月刊. 2011(10)
本文編號:3151958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0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
1.1.1 城鎮(zhèn)化及其制度的二元性
1.1.2 社會福利制度的現(xiàn)狀與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研究問題與研究對象
1.2.1 研究問題
1.2.2 研究對象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jié) 兒童福利的相關研究
2.1.1 兒童福利的概念界定
2.1.2 國外兒童福利制度的建構(gòu)
2.1.3 我國兒童福利制度的建構(gòu)
第二節(jié) 留守兒童的相關研究
2.2.1 留守兒童的概念界定
2.2.2 留守兒童研究的數(shù)量分析
2.2.3 留守兒童研究的內(nèi)容分析
第三節(jié) 社會福利的相關研究
2.3.1 社會福利的概念界定
2.3.2 社會福利的實踐轉(zhuǎn)型
2.3.3 社會福利的理論轉(zhuǎn)型
第四節(jié) 福利多元主義的相關研究
2.4.1 福利多元主義的概念界定
2.4.2 國外福利多元主義的研究
2.4.3 我國福利多元主義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研究框架與研究指標
3.1.1 研究框架
3.1.2 研究指標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與研究倫理
3.2.1 主輔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
3.2.2 收集資料的方法與過程
3.2.3 分析資料的方法與過程
3.2.4 調(diào)查地點與樣本描述
3.2.5 研究的倫理
第三節(jié) 研究創(chuàng)新性和研究局限性
3.3.1 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
3.3.2 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留守兒童的福利獲取
第一節(jié) 留守兒童的生活福利
4.1.1 生活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1.2 生活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1.3 生活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1.4 生活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第二節(jié) 留守兒童的健康福利
4.2.1 健康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2.2 健康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2.3 健康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2.4 健康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第三節(jié) 留守兒童的教育福利
4.3.1 教育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3.2 教育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3.3 教育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3.4 教育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第四節(jié) 留守兒童的整體福利
4.4.1 兒童福利獲取的整體狀況
4.4.2 兒童福利獲取的分類比較
4.4.3 兒童福利獲取的影響因素
4.4.4 兒童福利獲取的簡單總結(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家庭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5.1.1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5.1.2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5.1.3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5.1.4 外出家庭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5.2.1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5.2.2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5.2.3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5.2.4 留守家庭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三節(jié) 家庭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5.3.1 兒童眼中的家庭福利
5.3.2 成人眼中的家庭福利
5.3.3 家庭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國家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國家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6.1.1 國家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6.1.2 國家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6.1.3 國家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6.1.4 國家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國家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6.2.1 福利接受者眼中的國家福利
6.2.2 福利供應者眼中的國家福利
6.2.3 國家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社區(qū)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7.1.1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7.1.2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7.1.3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7.1.4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7.2.1 福利接受者眼中的社區(qū)福利
7.2.2 福利提供者眼中的社區(qū)福利
7.2.3 社區(qū)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志愿組織的福利責任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定量研究
8.1.1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整體狀況
8.1.2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分類比較
8.1.3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影響因素
8.1.4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第二節(jié)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定性研究
8.2.1 福利接受者眼中的志愿組織福利
8.2.2 福利提供者眼中的志愿組織福利
8.2.3 志愿組織福利供應的責任與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九章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一節(jié) 對福利多元主體的定量分析
9.1.1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定位
9.1.2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替代
9.1.3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轉(zhuǎn)移
9.1.4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與現(xiàn)實困境
第二節(jié) 對福利多元主體的定性分析
9.2.1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
9.2.2 福利多元主體的現(xiàn)實困境
9.2.3 福利多元主體的責任分擔與現(xiàn)實困境
本章小結(jié)
第十章 研究發(fā)現(xiàn)、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jié) 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
10.1.1 福利供需結(jié)構(gòu)失衡和留守兒童的弱勢地位
10.1.2 福利多元框架的重組和福利服務的空巢化
10.1.3 居民化的福利衰減和福利供應的現(xiàn)代風險
10.1.4 福利供應的脆弱性與兒童福利制度的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研究的進一步討論
10.2.1 對福利多元主義的驗證與討論
10.2.2 對社會福利的驗證與討論
第三節(jié) 研究的政策建議
10.3.1 逐步平衡城鄉(xiāng)之間的福利供應
10.3.2 逐步構(gòu)建支持家庭的社會政策
10.3.3 逐步推動兒童福利服務的發(fā)展
10.3.4 逐步實現(xiàn)兒童福利制度的轉(zhuǎn)型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城市社區(qū)福利服務弱可獲得性的實證分析——以成都市為例[J]. 韋克難. 社會科學研究. 2013(01)
[2]OECD國家家庭福利政策實踐與啟示[J]. 王軍平,翟麗娜. 北京社會科學. 2012(05)
[3]福利多元主義視角下災后殘疾人社會救助體系的構(gòu)建[J]. 曲紹旭. 學術論壇. 2012(06)
[4]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總結(jié)講話[J]. 李立國. 中國民政. 2012(04)
[5]農(nóng)民工住房福利現(xiàn)狀與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義的視角[J]. 吳煒,朱力. 長白學刊. 2012(02)
[6]救助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河南模式”解讀——從福利多元主義的視角[J]. 張長偉. 社會科學家. 2012(02)
[7]論農(nóng)村留守兒童社會保障制度中的國家責任[J]. 董溯戰(zhàn). 寧夏社會科學. 2011(06)
[8]農(nóng)村留守兒童代理家長之法律思考——兼評留守兒童關愛機制陜西“石泉模式”[J]. 呂煒.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6)
[9]社會福利制度的轉(zhuǎn)變:從單位福利到社區(qū)福利[J]. 李甜,曾瑞明,齊紅芳. 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 2011(11)
[10]中國組合式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的構(gòu)建[J]. 彭華民. 學術月刊. 2011(10)
本文編號:31519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519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