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困擾”和“公共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1-04-07 00:21
<正>在某些特定時候,比如,在當下的新冠疫情中,人們很容易將自己個人的麻煩與社會上普遍的遭遇聯(lián)系起來。但是,更多的時候卻不是這樣,人們常常要么局促、封閉、郁悶于一己的欲求和求而不得的煩惱,要么以情緒性吐槽的方式在一些公共空間(如網(wǎng)絡)中釋放私人的怨氣、焦慮、困擾。換言之,我們?nèi)狈λ饺松詈凸采钪g的有效紐帶或橋梁,缺乏一種如齊格蒙·鮑曼所說的"將私人憂慮轉(zhuǎn)換為公共問題,以及反過來,從私人麻煩中洞悉并指示其公共問題的性質(zhì)"的有效方式或者說"轉(zhuǎn)換技藝"(鮑曼:《尋找政治》)。因而私人的麻煩和痛苦始終停留封閉于一己之內(nèi),而不能歸結到一起,更不用說凝聚為共同的事業(yè)。如果不想只是眼睜睜看著個人的困擾和集體的無能同步增長,
【文章來源】:讀書. 2020,(07)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122434
【文章來源】:讀書. 2020,(07)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1224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224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