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與重構(gòu):學校情境下兒童退縮行為的介入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C916
【圖文】:
;,為。逡逑綜上,文章擬在建構(gòu)主義的理念框架下,采用敘事治療的方式,在對研宄假設(shè)行驗證的同時,檢驗敘事治療對于兒童退縮行為干預(yù)的有效性。綜合考慮敘事治療各個階段的任務(wù),文章擬采用的研宄思路為:首先是在研究對象眾多的生活故事中,逡逑協(xié)助其識別當中的主線故事,并進行外化,幫助研宄對象從觀念上將個體自己與問故事分離,認識到問題故事的“他者”身份,使研究對象對于“他”的身份、存在作用方式、影響等有一個初步的意識,分清個體自己與“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存在;其次,協(xié)助研宄對象澄清,個體自己并不會自發(fā)地產(chǎn)生退縮行為,但是在“他”的響下,退縮行為有時將會脫離個體自己的控制,而任“他”擺布,從而需要對主線事進行“瓦解”,與此同時,協(xié)助研究對象發(fā)展出新的支線故事,尋找其中具有“特意義”的事件,并通過個體自己與重要他人的共同參與,增強支線故事對于研究象日常行為的影響力;最后,使得支線故事成為服務(wù)對象生活中的常態(tài)場景,進一夯實支線故事的主體地位,鞏固新的自我認知與行為偏好,促進研宄對象獲得更好同伴交往體驗。逡逑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建鋼;;“公共自信”:“公共自卑”的“天敵”[J];閱江學刊;2014年02期
2 陳紅梅;孫英薈;;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及應(yīng)對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01期
3 高麗;陳青萍;李珊;;心理創(chuàng)傷者的敘事療法治療個案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1年12期
4 林盛;林琳;;敘事信的力量——解讀臺灣敘事治療的書信療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06期
5 胡書蘭;王曉莉;;兒童社會退縮影響因素及干預(yù)方法淺析[J];才智;2011年05期
6 陳紅莉;;敘事治療在團體工作中的運用與思考[J];社會科學家;2011年01期
7 趙君;李焰;;敘事治療述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12期
8 聶祝兵;劉偉;;敘事治療理論及其社會工作實踐[J];社會工作下半月(理論);2009年11期
9 衛(wèi)小將;何蕓;;“敘事治療”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應(yīng)用[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劉亮;趙旭東;繆紹疆;;后現(xiàn)代主義下的敘事治療及其臨床應(yīng)用[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7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耿玉多;敘事治療在老年社會工作中的應(yīng)用[D];山東大學;2014年
2 單文曉;試論敘事治療及其在社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D];山東大學;2014年
3 王晶;社會退縮兒童干預(yù)的案例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劉佳;中學生的自卑心理對其社會退縮的影響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5 胡宓;小學生社會退縮相關(guān)因素及心理干預(yù)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893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78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