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化與貧困農民基本狀況和特征的代際變遷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323.8;C912.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莉莉;;港口的代際更替[J];水運管理;2011年02期
2 田杰;;關于青年研究代際更替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3 吳小英;;青年研究的代際更替及現(xiàn)狀解析(上)[J];青年研究;2012年04期
4 吳小英;;青年研究的代際更替及現(xiàn)狀解析(下)[J];青年研究;2012年05期
5 楊柳青;;周口地區(qū)農村低保制度分析[J];智富時代;2017年02期
6 楊汝岱;劉偉;;市場化與中國代際收入流動[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1期
7 蘇宗敏;廖敏;;代際收入流動研究的評述與思考[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9年01期
8 李俏;賈春帥;;代際項目的西方脈絡與中國圖景:名實之辯與實踐檢視[J];寧夏社會科學;2019年01期
9 趙小琪;;《藤校逐夢》中的家庭代際倫理沖突[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9年01期
10 屠薔;張聰;;基于博物館場景的代際傳播范式創(chuàng)新研究[J];博物館研究;201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黎安;張維迎;顧全林;汪淼軍;;企業(yè)生產率的代際效應和年齡效應[A];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4期(總第26期)[C];2007年
2 莫培滔;;老年人要做好家庭代際和諧的表率[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蔣婷焰;;家庭和學校中代際沖突的成因以及對策研究[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 總第2輯)[C];2015年
4 蔣云峗;任若恩;;中國代際核算體系的建立和對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研究[A];變革中的穩(wěn)。罕kU、社會保障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5[C];2005年
5 何佳訊;才源源;秦翕嫣;;消費者代際品牌資產的結構與測量:基于雙向影響的視角[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市場營銷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6 郭叢斌;丁小浩;;中國勞動力市場分割中的行業(yè)代際效應及教育的作用[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北京大學論文集[C];2004年
7 劉雪飛;白梅;;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代際分配[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精選[C];2006年
8 魏仲吾;;代際交流的動力淺說[A];中國老年學學會2006年老年學學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6年
9 石凱;;中國經濟增長質量:1952~200[A];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 暨宏觀經濟青年學者論壇——“中國經濟增長與結構變遷”論文集[C];2011年
10 吳玉平;;論需求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建 廣東省社科院財政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什么要重視勞動力代際更替[N];南方日報;2015年
2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李春玲;中國“社會代”引領價值觀代際更迭[N];北京日報;2019年
3 本報記者 江金騏 楚貴峰;善用新法推動信息技術代際變遷[N];中國企業(yè)報;2019年
4 記者 姜虹;“洋碼頭”發(fā)布海淘代際消費指數(shù)[N];中華工商時報;2019年
5 謝遠學;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 阻斷貧困傳遞代際[N];黔西南日報;2019年
6 武警廣西總隊柳州支隊政治委員 何方禮 特約記者 整理 許東;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N];解放軍報;2019年
7 本報評論員;堅決阻斷貧困代際相傳[N];商洛日報;2018年
8 胡印斌;腐敗“潛規(guī)則”為何能代際相傳[N];中國青年報;2015年
9 本報記者 高新國;以教育阻斷農村代際貧困傳遞[N];人民政協(xié)報;2018年
10 本報駐波士頓記者 馮黛梅;東亞學者聚焦代際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棟;基于代際疊代模型的經濟增長復雜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魏敏;基于BCC氣候系統(tǒng)模式的年代際預測研究[D];清華大學;2017年
3 陳俊文;全球年代際氣候變化的物理溯源及其模式預報技巧[D];中山大學;2018年
4 萬千;教育與代際階層流動[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5 方鳴;中國城鄉(xiāng)居民代際收入流動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肖代柏;消費行為的反向代際影響[D];武漢大學;2013年
7 孫建平;港口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時空協(xié)調關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8年
8 張輝;健康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年
9 武俊英;越南農業(yè)發(fā)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10 周浩;人口結構轉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平;社會分化與貧困農民基本狀況和特征的代際變遷[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2 尹慧娟;我國居民代際收入流動性的測度及機制分解[D];山東大學;2019年
3 于曉澄;華北雨季的年際和年代際氣候特征及其影響因子研究[D];蘭州大學;2019年
4 羅雯;年代際振蕩分量在北半球溫度變化中的貢獻[D];蘭州大學;2019年
5 張哲學;農村女性受教育水平和代際流動性[D];廈門大學;2018年
6 林楓;老齡化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數(shù)字代溝研究[D];深圳大學;2018年
7 王影;角色、時空與邊界:新媒體對陪讀家庭代際互動的影響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8 楊爽;代際流動性預期對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8年
9 石雅琪;城鄉(xiāng)不同收入群體代際收入流動性分析[D];安徽大學;2019年
10 黃甜甜;東中西部農村居民代際收入流動性比較研究[D];安徽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5635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56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