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偏好性別差異:“結(jié)構(gòu)性資源假設”的驗證
發(fā)布時間:2019-11-14 19:46
【摘要】:人類擇偶偏好的性別差異是進化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在過去的研究中,進化心理學家提出了一系列解釋擇偶偏好性別差異的理論,其中結(jié)構(gòu)性資源假設理論是倍受爭議的,許多進化心理學家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驗證研究,但一直沒有得到一致的結(jié)論。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之前的研究為基礎,進一步研究結(jié)構(gòu)性資源假設對擇偶偏好性別差異的解釋力,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本研究研究假設:(1)男女兩性在擇偶偏好上存在性別差異。(2)隨著女性所擁有的資源的增加,女性會更加注重配偶與資源有關(guān)的線索;(3)無論男性擁有的資源多少,男性都偏好于與女性配偶身體吸引力相關(guān)的特質(zhì);(4)隨著男女兩性資源差距的縮小,甚至女性的資源多于男性,女性對資源的偏好也依然會存在。 為了驗證上述研究假設,本研究采用自我卷入的擇偶偏好問卷調(diào)查與非自我卷入實驗研究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在問卷調(diào)查部分,采用Hill(1945)年提出的18種潛在配偶的特質(zhì)列表,對214名被試進行研究。實驗研究部分主要選用學歷和收入這兩個與資源有關(guān)特質(zhì),對60名被試進行研究。 研究結(jié)果表明:(1)男女兩性在擇偶偏好上存在顯著性別差異。男性比女性更看重配偶的外貌、身材、動聽的聲音等與身體吸引力有關(guān)的特質(zhì);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配偶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勤奮、智力水平等資源有關(guān)的特質(zhì);(2)隨著女性擁有的資源的增加,女性更注重配偶的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和智力水平這些與資源有關(guān)的特質(zhì);(3)對于男女兩性擇偶偏好差異的解釋理論,進化的理論視角具有更大的解釋力,但社會和文化因素也不能被排除在外。
【圖文】:
圖1性別和學歷在“教育水平”這一配偶特質(zhì)上的交互作用從上面的表和圖中,可以看出,在教育水平這一配偶特質(zhì)上,男女兩性存在顯著差異的,而在不同學歷之間這一特質(zhì)的評分無顯著差異,性別和教育水平這一特質(zhì)的交互作用顯著。具體地說,在選擇配偶的過程中,學士的男性對女性伴侶的教育水平要求低于學歷為本科的男性,而學歷為碩
碩士的男性對女性伴侶的教育水平要求低于學歷為本科的男性,,而學歷為碩士的女性對男性伴侶的教育水平要求高于學歷為本科的女性。性別和學歷在收入水平上的交互作用見表7、表8、表9和圖2。表7性別和學歷在“收入水平”這一配偶特質(zhì)上的交互作用....~....~.....~Df尸尸 UOnJn曰O口n匕曰八性別學歷69.530性別*學歷 14.5480.034一...................表8同一性別不同學歷在“收入水平”這一特質(zhì)上的結(jié)果分析(M士sD,n=207,d了七203)本科碩士尸p男性女性49士 2.273 4.81士2.390 7.16士 1.470 7.63士 1.431 1.313一 1.711 0.193 0.090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C913.1
本文編號:2560965
【圖文】:
圖1性別和學歷在“教育水平”這一配偶特質(zhì)上的交互作用從上面的表和圖中,可以看出,在教育水平這一配偶特質(zhì)上,男女兩性存在顯著差異的,而在不同學歷之間這一特質(zhì)的評分無顯著差異,性別和教育水平這一特質(zhì)的交互作用顯著。具體地說,在選擇配偶的過程中,學士的男性對女性伴侶的教育水平要求低于學歷為本科的男性,而學歷為碩
碩士的男性對女性伴侶的教育水平要求低于學歷為本科的男性,,而學歷為碩士的女性對男性伴侶的教育水平要求高于學歷為本科的女性。性別和學歷在收入水平上的交互作用見表7、表8、表9和圖2。表7性別和學歷在“收入水平”這一配偶特質(zhì)上的交互作用....~....~.....~Df尸尸 UOnJn曰O口n匕曰八性別學歷69.530性別*學歷 14.5480.034一...................表8同一性別不同學歷在“收入水平”這一特質(zhì)上的結(jié)果分析(M士sD,n=207,d了七203)本科碩士尸p男性女性49士 2.273 4.81士2.390 7.16士 1.470 7.63士 1.431 1.313一 1.711 0.193 0.090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C913.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錢銘怡,王易平,章曉云,朱松;十五年來中國女性擇偶標準的變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2 邱幼云;;理性選擇視角下初婚者擇偶標準的性別差異——以對廈門市的調(diào)查為例[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韓榮煒;兩性擇偶標準的差異研究[J];西北人口;2002年01期
4 樂國安,陳浩,張彥彥;進化心理學擇偶心理機制假設的跨文化檢驗——以天津、Boston兩地征婚啟事的內(nèi)容分析為例[J];心理學報;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25609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5609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