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論實證主義與解釋學的方法論爭論

發(fā)布時間:2019-01-18 16:32
【摘要】:實證主義和解釋學的方法論爭論揭示了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事實與價值、理解與規(guī)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的方法論問題,由此,應采用一種超越實證主義和解釋學的方法論立場,反對主觀與客觀的二元論,反對實證主義對事實與價值的區(qū)分,社會科學的知識應當是具有社會歷史性的基于理解的或然性的因果規(guī)則,社會科學盡管并不拒斥自然科學的歸納方法,但它與自然科學依然有著重大的差異。
[Abstract]:The methodological debate between positivism and hermeneutics reveals a series of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issues, such as subjectivism and objectivism, facts and values, understanding and la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and so on. We should adopt a methodological stand that transcends positivism and hermeneutics, opposes the dualism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and oppos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acts and values by positivism. The knowledge of social science should be the causality rule based on understanding with social history. Although social science does not reject the inductive method of natural science, it still has great difference from natural science.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
【分類號】:C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紅蓮;中國解釋學與解釋學中國化[J];江海學刊;2003年04期

2 陳海飛;解釋學與哲學解釋學[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5年02期

3 李金輝;;解釋學理論中的實踐解釋學轉向[J];北方論叢;2008年03期

4 紀光欣;略論解釋學循環(huán)及其意義[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5 王興國;馬克思的歷史主義解釋學觀念[J];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01期

6 何衛(wèi)平;解釋學循環(huán)的嬗變及其辯證意義的展開與深化[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7 湯一介;論創(chuàng)建中國解釋學問題[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01期

8 曹志平;試論解釋學的解釋觀[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9 王金福,陳海飛;解釋學的越界與哲學的退縮和唯心主義化——解釋學哲學化與哲學解釋學化之歷史意義評價[J];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嚴春友;中國哲學的強解釋學特征[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黃應全;;略論中國傳統(tǒng)解釋學的方法論性質[A];詮釋與建構——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2001年

2 韋玲娜;;是“意義”還是“意思”(摘要)——從解釋學角度談對現(xiàn)代藝術的解讀[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中江;;“原意”、“先見”及其解釋的“客觀性”——在“方法論解釋學”與“哲學解釋學”之間[A];詮釋與建構——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2001年

4 王瑞東;;解釋學視野中理解對象的客觀性問題[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5 莫偉民;;利科爾的反思解釋學及其與馬克思的差異[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邵小希;;論法解釋學上認識的客觀性[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4輯)[C];2008年

7 張金梅;;西方解釋學批評的理論闡釋與批評實踐[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邢賁思;對“解釋學”的解釋[N];學習時報;2001年

2 鄧新華;發(fā)展中的中國文學解釋學[N];文藝報;2006年

3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鐘厚濤;“中國解釋學”構建的跨文化開拓[N];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 黃小洲;解釋學研究對于建構中國當代學術的意義[N];光明日報;2010年

5 湯一介;解釋學與中國[N];光明日報;2002年

6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張超中;借鑒“解釋學” 回歸原創(chuàng)思維[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張娜;實踐社會正義——民法解釋學的使命[N];人民法院報;2000年

8 商務印書館 陳小文;法律解釋學的基礎在社會生活[N];新農村商報;2012年

9 左東嶺;闡釋原則的自覺與學術規(guī)范的遵守[N];文藝報;2002年

10 ;人文社會科學前沿掃描[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海飛;論理解——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解釋學重建[D];蘇州大學;2004年

2 覃世艷;后現(xiàn)代主義解釋學批判[D];蘇州大學;2006年

3 劉李;深層解釋學與作為癥候的觀念[D];吉林大學;2008年

4 姜福東;返回方法論的法律解釋學[D];山東大學;2009年

5 趙樂靜;可選擇的技術:關于技術的解釋學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6 鄧友超;論教育的理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丹;解釋學視域下劉智五功倫理思想解讀[D];寧夏大學;2015年

2 趙倩倩;西方解釋學中的解釋循環(huán)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鄭興鳳;施特勞斯解釋學方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莫文甫;意義與文學解釋有效性關系問題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程紹濤;解釋學視野中的“以意逆志”和“詩無達詁”[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徐盛森;論意思表示解釋中的信賴原則[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7 于海燕;由分立走向綜合—對利科解釋學的一種詮釋[D];黑龍江大學;2008年

8 李云飛;“解釋學境遇”的本體論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9 王玉衡;解釋學視域中的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杜春峰;伽達默爾的法律解釋學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24108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4108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0c8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