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何處去:人文社會科學的近期走向
本文選題:人文社會科學 + 本土化 ; 參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2期
【摘要】:整個當下中國正在朝著更加本土化的方向發(fā)展,近30年來社會科學高速發(fā)展繁榮的局面正在告一段落,而人文學術、特別是中國古典學術和傳統(tǒng)文化研究正在從邊緣重返主流。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學要想走向世界,必須和自由主義這個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流派展開深度對話,同時必須根據(jù)自己的基本原則去創(chuàng)造出一種高于自由主義的生活方式。當前儒學復興的挑戰(zhàn)性一是指向主流意識形態(tài),二是指向西方中心論,三是指向現(xiàn)行的學科分類。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 science is coming to an end, and humanities, especially Chinese classical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studies, are returning to the mainstream from the edge. If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wants to go to the world, it must have a deep dialogue with liberalism, the mainstream school of thought, and must create a way of life higher than liberalism according to its own basic principles. The challenge of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is to point to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o the western centralism, and to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of disciplines.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
【分類號】:C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永捷;;現(xiàn)代化背景下的儒學復興[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曾天雄;駁“儒學復興說”[J];懷化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3 王家范;如何看待“回歸中國”與儒學復興[J];探索與爭鳴;2005年11期
4 趙振宇;;淺析儒學復興的文化載體[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6年01期
5 張志偉;;“斷裂”與“兼容”:儒學復興面臨的困境[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許全興;;“儒學復興”之管見[J];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7 許全興;;關于儒學復興的若干思考[J];貴州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8 李永富;岳晗;;儒學復興初探[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朱榮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語境中儒學復興的可能與路徑[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10 張小敏;;儒學復興的文化成因及其理論形態(tài)[J];求索;2013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錢遜;關于儒學復興的幾點想法[N];人民政協(xié)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王峰;儒學復興:想象更美好的生活[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3 許全興;“儒學復興”:意識形態(tài)與學術流派[N];學習時報;2009年
4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來;儒學復興的運勢[N];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魏海政;儒學復興之門已然開啟[N];中國教育報;2014年
6 張友誼 王杰;“儒學復興”論:新儒家的呼喊[N];學習時報;2003年
7 尹光明;關于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考[N];文藝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徐川;論新加坡儒學復興運動與當代儒學傳播[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云磊;淺析北宋儒學復興背景下的山水自然觀[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3 徐爽;宋代女子禮佛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751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07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