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觸動機制的邏輯生成及其社會價值
本文選題:社會觸動機制 + 生成邏輯 ; 參考:《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摘要】:社會觸動是指具有社會屬性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所產(chǎn)生的情感"觸動"。正面社會觸動的生成邏輯是"趨同",即外在的活動(刺激)與觸動對象內(nèi)心的情感(經(jīng)歷或欲求)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反面社會觸動的生成邏輯是"避同",即觸動對象內(nèi)心要盡力避免發(fā)生與外在的活動(刺激)相同或相似的結(jié)果。正面社會觸動要多"求同",目的是"求同利";反面社會觸動要力"避同",目的是"避同害"。正反觸動機制結(jié)合使用效果更佳。社會觸動機制可用西方社會說服理論加以觀照和解釋。社會觸動機制還具有廣泛的社會價值,如微觀上對于打造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中觀上對于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宏觀上對于促進和諧中國建設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Abstract]:Social touch refers to the emotion "touch" produced by people with social attributes in social activities. The generative logic of positive social touch is "convergence", that is, the external activity (stimulus) has some sam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emotion (experience or desire) in the heart of the subject. The generative logic of negative social touch is "avoiding identity", that is to say, the inner mind of the subject should try to avoid the same or similar results as the external activities. The positive social touch should be more "seeking common ground", the purpose is to "seek common interests"; the negative social touch should "avoid the same", the purpose is to "avoid the same harm". The effec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touch mechanism is better. Social touch mechanism can be viewed and explained by western social persuasion theory. Social touch mechanism also has a wide range of social values, such as micro for build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macro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hina, have ver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井岡山大學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市民在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中的粘合催化作用及其觸動機制研究”(12CSH032)
【分類號】:C912.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花;;論提升人才社會價值[J];人才資源開發(fā);2007年05期
2 趙曉燕;柳衛(wèi)東;;探析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社會價值[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3 李艷梅;;淺談對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特征及社會價值的認識[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4 姜正冬;鄭秀玲;;社會價值是個人價值的基礎(chǔ)與前提[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1期
5 楊六奇,李克海;由天國向塵世的復歸——談談社會價值標準的嬗變[J];學海;1997年02期
6 蘇瞻紅;論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辯證關(guān)系[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7 崔秋鎖;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社會價值選擇[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04期
8 熊茂湘;轉(zhuǎn)型時期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社會價值[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龔曉;;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歷史價值及其現(xiàn)代社會價值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年33期
10 劉雪松;試論史學的社會價值[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龐井君;;自我何以成為社會價值的源點[A];人學論叢:第九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C];2007年
2 姜大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概括了社會主義的社會價值[A];貴州省科學社會主義暨政治學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蔡彥;;學術(shù)性與平民性——中國圖書館社會價值的百年求索[A];現(xiàn)代圖書館服務:浙江省圖書館學會第十一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孫朝陽;;關(guān)于體育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社會價值的哲學思考[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5 聶翔;;陜西省公眾價值觀現(xiàn)狀調(diào)查[A];陜西省社會學會(2010)學術(shù)年會——“關(guān)—天經(jīng)濟區(qū)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韋紹芬;;圖書館的社會價值[A];廣西圖書館學會2011年年會暨第29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勞允超;;老年人社會價值談[A];老年人才資源開發(fā)學術(shù)研討論文集[C];2003年
8 潘向龍;;必須肯定老年人的社會價值[A];老年學論文集(四)[C];2001年
9 劉芳;;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觀社會價值目標的必然選擇[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劉芳;;和諧社會:科學發(fā)展觀社會價值目標的必然選擇[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紅陽廠黨委書記 吳碧君;用好社會價值評價[N];中國航天報;2004年
2 黃順江;完整地認識遺產(chǎn)的價值[N];光明日報;2004年
3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中心項目主管 龔新玲;重視生育社會價值 為女教師減負[N];中國婦女報;2013年
4 尹衛(wèi)國;提升民工社會價值的重大舉措[N];光明日報;2005年
5 普同金(彝族) 云南民族學院副院長、教授;學術(shù)和社會價值并重[N];云南日報;2001年
6 ;尋找與發(fā)現(xiàn):“最美家庭”的社會價值和建構(gòu)路徑[N];中國婦女報;2014年
7 飛揚旗;社會價值高于利潤價值[N];人民日報;2003年
8 仇逸;徐匡迪:工程師的社會價值被嚴重忽略和低估[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9 唐山師范學院 姜德輝 王慶波;志愿服務的社會價值[N];光明日報;2013年
10 內(nèi)蒙古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王春風;公正的社會價值[N];光明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肖姣姣;真人秀時代的娛樂表達與文化堅守[D];河南大學;2015年
2 計靜;“再設計”提升產(chǎn)品社會價值[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3 陳潔如;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4 胡海波;理論創(chuàng)新及其社會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米薛帥;公共性的社會價值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6 陳剛;非奧運項目的社會價值[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龔玲玲;設計社會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評判[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潘國剛;文物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與文物保護規(guī)劃[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9 張萌;多元呈現(xiàn)與共識整合:媒介意見表達的社會價值[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8163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81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