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研究的系統(tǒng)范式——ACE研究概覽
本文關鍵詞: 復雜系統(tǒng) 計算經濟學 Agent建模 計算機仿真 出處:《系統(tǒng)科學學報》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從方法論和思想兩個層面剖析ACE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適用范圍;綜述了ACE的研究現(xiàn)狀,探討該方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主要發(fā)展趨勢。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ACE in economic management from two aspects of methodology and thought, summarize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ACE, and probes into the main developing trend of this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172068,70972086,7113200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課題(10zd&03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0JJD630002) 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項目(PCSIRT)
【分類號】:C3
【正文快照】: Harrison(2007)認為科學研究依賴于理論演繹和實證歸納兩種方法,社會經濟管理領域、社會系統(tǒng)和當事人行為的復雜性和隨機性導致研究者選擇假設時(如完全理性人、完全信息,無預算約束等假設),著重強調方便數學推導而不能更好的貼近現(xiàn)實,雖然利用這些數學方程可以得到一些看似優(yōu)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江,李學偉;人工社會——基于Agent的社會學仿真[J];系統(tǒng)工程;2005年01期
2 盛昭瀚;張維;;管理科學研究中的計算實驗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11年05期
3 王飛躍;計算實驗方法與復雜系統(tǒng)行為分析和決策評估[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4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世定;“至樂無樂”思想與當代經濟學中的理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2 杜建賓;李佳;;關于聯(lián)合生產研究進展的述評和展望[J];北方園藝;2011年14期
3 昝廷全;陳國珍;應思思;;國際貿易系統(tǒng)化水平研究[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4 劉金廣;于泉;榮建;劉小明;;實驗交通工程學理論框架及應用[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5 任甜甜;宋超;;探索SMG制播分離的發(fā)展之路——從制播分離對比SMG和BBC的媒介融合[J];今傳媒;2011年08期
6 杜秋瑩;;民營經濟內生性融資機制的構建[J];商業(yè)研究;2006年04期
7 于泉;榮建;;交通控制硬件在環(huán)實時仿真平臺設計[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10期
8 姚建峰;企業(yè)創(chuàng)新動力模型分析[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9 鄭潔;楊潔;;內部資本市場的新制度經濟學解釋[J];財會月刊;2010年14期
10 朱孔來;張琳娜;;淺議征收房產稅對未來房價的影響[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曉平;唐益明;鄭利平;;復雜系統(tǒng)仿真對復雜系統(tǒng)研究與創(chuàng)新的意義[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2 陳鳳欽;余春艷;何曉升;;一種企業(yè)資源自由競爭人工模型的研究[A];2009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朱澤鋼;;經濟外部性與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評價標準[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4 荊思鳳;熊剛;范東;黃春鵬;;基于ACP理論的石化企業(yè)應急救援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系統(tǒng)管理與復雜性科學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5 陳松航;朱鳳華;呂宜生;查磊;;面向人工交通系統(tǒng)的本體知識庫構建與應用[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系統(tǒng)管理與復雜性科學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6 楊曉光;云美萍;周雪梅;吳志周;張揚;;中國智能交通系統(tǒng)評價方法研究[A];第二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寇曉東;蔡琳;張秋花;李長江;楊琳;薛惠鋒;;人工城市建模及仿真:空間自組織、城市化與地價[A];2007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羅繼秋;;現(xiàn)代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A];“商業(yè)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頒獎活動論文集[C];2010年
9 栗麗兵;萬芷君;閆宗帥;;借用SugarScape模型對社會貧富分化現(xiàn)象的分析[A];廣西計算機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栗麗兵;萬芷君;閆宗帥;;對Multi-Agent系統(tǒng)的涌現(xiàn)特性分析[A];廣西計算機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畢貴紅;固體廢物綜合管理系統(tǒng)演化與調控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2 羅光強;糧食大省糧食安全責任及其實現(xiàn)機理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云;面向實時作戰(zhàn)決策支持的動態(tài)數據驅動仿真理論和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魯雁;從工業(yè)社會到生態(tài)社會:產業(yè)結構演進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學中;基于多主體系統(tǒng)的人才集聚和組織起源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于暢;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陳李鋼;基于贊助搜索的關鍵字廣告最優(yōu)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吳樂;中國糧食需求中長期趨勢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王健男;中國煙草行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于君英;品牌價值的形象識別效應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金龍;土地利用變化及其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價值影響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黃云龍;房地產業(yè)宏觀調控政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戴宇;市場運營環(huán)境下電力供應鏈優(yōu)化協(xié)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楚書;電信產品營銷定價差異化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5 曹春苗;基于復雜網絡的知識價值鏈建模及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李彬;上市公司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7 陸曄;建設用地供求分析與實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景林;我國地理標志的保護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9 劉曉萍;促進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趙艷;我國應對自然災害的稅收政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耀東,崔霞,戴汝為;綜合集成研討廳的理論框架、設計與實現(xiàn)[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4年01期
2 王飛躍,史帝夫·蘭森;從人工生命到人工社會——復雜社會系統(tǒng)研究的現(xiàn)狀和展望[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4年01期
3 王飛躍,湯淑明;人工交通系統(tǒng)的基本思想與框架體系[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4年02期
4 王飛躍;人工社會、計算實驗、平行系統(tǒng)——關于復雜社會經濟系統(tǒng)計算研究的討論[J];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04年04期
5 于景元,周曉紀;從綜合集成思想到綜合集成實踐——方法、理論、技術、工程[J];管理學報;2005年01期
6 戴汝為;王玨;;關于智能系統(tǒng)的綜合集成[J];科學通報;1993年14期
7 丁浩,楊小平;SWARM—一個支持人工生命建模的面向對象模擬平臺[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2年05期
8 錢學森,于景元,戴汝為;一個科學新領域——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及其方法論[J];自然雜志;1990年01期
9 張維;趙帥特;熊熊;張永杰;;基于計算實驗方法的行為金融理論研究綜述[J];管理評論;2010年03期
10 于景元;;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方法及其應用[J];中國軟科學;199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燕國棟;孫晉海;;體育教學領域中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應用[J];體育科研;2008年05期
2 華民剛;陳俊風;;“計算機仿真”教學中引入合作創(chuàng)新的改革嘗試[J];中國電力教育;2012年31期
3 白銳;張健;;計算機仿真技術在自動化專業(y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2年21期
4 潘美蓮;林啟英;;高職高技能型計算機仿真技術類人才培養(yǎng)探索[J];現(xiàn)代計算機(專業(yè)版);2013年34期
5 馮建彪;;計算機仿真技術在水電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年26期
6 陳曦,張慶民;用計算機仿真的方法研究時鐘信號的傳輸[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7 張英,龔禮華;現(xiàn)代計算機仿真技術[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2期
8 董海;計算機仿真技術在設施規(guī)劃與設計中的應用[J];沈陽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9 萬騰輝;李盛欣;;計算機仿真后處理數據顯示方法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黃漢升;朱昌義;;人體運動計算機仿真的理論基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平;胡長明;張夢芳;謝行皓;;盈利性民用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的計算機仿真[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2 趙丹亞;鄭小玲;邵麗;祝暢;;交通擁堵中蝴蝶效應現(xiàn)象的計算機仿真研究[A];全國第22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11)暨全國第3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SCA·2011)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洪心;;財政經濟系統(tǒng)計算機仿真研究[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下)[C];1999年
4 張夢芳;胡長明;謝行皓;;工程項目投資回收期預測的計算機仿真[A];第七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田力;余嘉順;唐紅;;封閉空間聲場的計算機仿真初步研究[A];’2004計算機應用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楊碩;楊紀青;;一個五級生物鏈模型的系統(tǒng)演化過程的計算機仿真研究[A];2006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楊紀青;楊碩;;一類與邏輯斯蒂方程相近的混沌振蕩方程的解的精細結構的計算機仿真研究[A];2006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姚益平;;分析仿真是信息時代認識與改造世界的第三種方法[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8:仿真——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種方法嗎[C];2007年
9 張方華;;功率變換器的計算機仿真課程教學實踐[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梁晉豫;周敬一;翟冬玉;;ABAQUS CAE分析保險片的發(fā)熱[A];創(chuàng)新發(fā)展——河南省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河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楊蘭芹;計算機仿真技術在我國物流系統(tǒng)中的應用[N];現(xiàn)代物流報;2011年
2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金士堯;計算機仿真與仿真計算機[N];解放軍報;2001年
3 東方;春蘭用計算機仿真技術設計產品[N];經濟參考報;2000年
4 魏毅邋夏時洪;在虛擬中還原“真實”[N];計算機世界;2007年
5 葉航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超越經濟人:來自計算機仿真的證據[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劉海燕;春蘭“仿真研究”轟動世界科技論壇[N];中國經濟時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秀錦;中國水墨畫的計算機仿真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2 盧書芳;Marbling圖案的計算機仿真[D];浙江大學;2013年
3 丁元春;高層建筑人群垂直疏散特性與疏散策略計算機仿真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4 黃紅武;轎車與高速公路護欄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瑤;計算機仿真在結構主動控制中的應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2 杜先東;計算機仿真及其在半導體后端制造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9年
3 李國華;時間切換機械通氣物理過程數學模型的計算機仿真[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高朋濤;基于計算機仿真技術的企業(yè)生產物流系統(tǒng)優(yōu)化[D];上海海事大學;2006年
5 李開峰;企業(yè)鐵路運輸調車作業(yè)計算機仿真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6 丁林;計算機仿真在電磁攪拌系統(tǒng)的應用與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1年
7 鄭曉鋒;工業(yè)生產工藝過程計算機仿真與優(yōu)化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8 吳燕行;超聲無損測溫的理論研究及計算機仿真[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0年
9 賈啟君;制造企業(yè)生產管理系統(tǒng)計算機仿真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10 向陽;基于計算機仿真技術的熱軋模擬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武漢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706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47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