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群體性事件中的話語建構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06:33
本文關鍵詞:網絡群體性事件中的話語建構
更多相關文章: 網絡群體性事件 話語構建 交互影響 社會影響 非制度化消解
【摘要】:網絡群體性事件是我國近年來群體性事件的新類型和重要表現形式,是基于中國現實產生的群眾性反抗政治,有其發(fā)生背景、產生機制和社會影響,不能將其簡單視為現實群體性事件在網絡層面的延伸和擴展。網絡群體性事件與現實群體性事件最本質的不同是:現實群體性事件是以身體在場為基本特征,是一種實際存在,網絡群體性事件不以身體的在場為條件,而是以話語符號為存在方式。 話語構建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關鍵動員力量和重要特征。本文通過分析網絡群體性事件中的話語構建的特點,重點研究話語構建對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影響。筆者認為,其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的交互影響。文章從“升級——反制——示范”三個維度分析話語構建如何促使偶發(fā)事件向上規(guī)模轉變?yōu)榫W絡群體性事件,探討事件如何從網絡走向現實對傳統(tǒng)媒體和政府進行制衡,并闡釋網絡群體性事件對話語的示范作用,促使后續(xù)的話語構建表現出對以往得到成功處置的網群事件和話語構建模式進行模仿。二是經話語建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會產生強大的社會影響,兼具正負功能。網群事件和話語構建能豐富輿論設置議程,觸發(fā)政府政策議程轉向,促使公民意識蘇醒,充當社會安全閥防止全面革命等。與此同時,網群事件與話語構建的負功能也不能忽視,如:削弱常規(guī)反抗的吸引力,挑戰(zhàn)司法獨立,壓制理性思考,導致社會怨恨情緒蔓延并威脅社會穩(wěn)定等。三是網絡群體性事件中的話語構建具有潛功能,能非制度化地消解類似事件和話語。網群事件和話語構建的愈演愈烈易使民眾出現“網絡話語構建麻痹癥”,對類似的話語建構采取謹慎和存疑的態(tài)度,意見領袖和民眾的參與熱情遞減,理性回歸,防止類似偶發(fā)事件再度升級并防止相似話語構建大行其道,從而從非制度化的渠道消解了部分網絡群體性事件和話語構建,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和和諧。
【關鍵詞】:網絡群體性事件 話語構建 交互影響 社會影響 非制度化消解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C912.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序言8-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8-9
- 1.2 文獻綜述9-13
-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13-15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論文主要架構13-15
- 2 話語建構與網絡群體性事件的交互影響15-30
- 2.1 升級——偶發(fā)事件經話語建構成長為網絡群體性事件15-23
- 2.2 反制——話語構建促使網上網下勾連23-27
- 2.3 示范——話語構建的模仿性27-30
- 3 網絡群體性事件中的話語博弈30-38
- 3.1 網絡群體性事件中民間話語的特征31-35
- 3.1.1 話語構建具有經濟、及時、匿名、煽動性強的特點31
- 3.1.2 話語構建兼具現實耦合性和意義建構性31-33
- 3.1.3 話語構建具有暴力性和極化特征33-34
- 3.1.4 話語構建是一種反權力34-35
- 3.2 網絡群體性事件中官方話語的特征35-38
- 3.2.1 官方話語重單向說教,獨白式的話語模式阻斷了對話35
- 3.2.2 官方話語易封閉控制,無言式的話語模式激化了事件35-36
- 3.2.3 官方話語被動應戰(zhàn),“就事論事”的話語模式未進行制度反思36-38
- 4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的社會影響38-46
- 4.1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的正功能38-41
- 4.1.1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豐富了輿論設置議程38
- 4.1.2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觸發(fā)了政策議程的轉向38-39
- 4.1.3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促使公民意識的蘇醒39-40
- 4.1.4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充當安全閥,防止全面革命40-41
- 4.2 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話語構建的負功能41-46
- 4.2.1 網絡群體性事件和話語構建進一步削弱常規(guī)反抗的力量41-42
- 4.2.2 網絡群體性事件和話語構建以輿情審判干擾司法力量42-43
- 4.2.3 網絡群體性事件和話語構建導致怨恨蔓延,威脅穩(wěn)定43-44
- 4.2.4 網絡群體性事件和話語構建壓制理性的思考44-46
- 5 話語構建下網絡群體性事件非制度化消解的可能46-51
- 參考文獻51-58
- 致謝5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娟;;現階段我國群體性事件研究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9年29期
2 曾慶香;;話語事件:話語表征及其社會巫術的爭奪[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年01期
3 向傳書;;對弱勢群體話語權問題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0年05期
,本文編號:10048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00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