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地區(qū)差距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地區(qū)差距的研究
【摘要】: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逐步地建立并完善,但如同經濟發(fā)展存在地區(qū)差異一樣,社會保障支出也體現著明顯的地區(qū)差異的特征,造成了社會保障未能發(fā)揮其應有的調節(jié)地區(qū)間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再分配功能。現行的轉移支付制度還有很多問題,比如沒有一套科學的體系,支付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等。本文就是從我國的這個現狀出發(fā),分析造成這個現狀的原因,為實現我國地區(qū)間的社會保障的相對均衡發(fā)展和規(guī)劃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議。在這里根據相關度量指標和方法對1999-2009年中國社會保障支出地區(qū)差異的演變軌跡作了歸納性描述。利用協(xié)調地方差距的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補缺的測算體系計算轉移支付額,來協(xié)調地區(qū)間的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差距。提出完善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協(xié)調地區(qū)差距的目標、原則以及解決對策。 本文首先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國區(qū)域間的差距,同時采用因素分析法測定各地社會保障的標準收入能力和標準支出需求。在社會保障支出地區(qū)差異狀況和形成原因方面,在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理論論述和制度性規(guī)定與設計方面,多采用規(guī)范分析的方法。 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問題,包括論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相關概念與研究對象的界定、研究現狀綜述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問題,分析我國的地區(qū)差異以及因為地區(qū)差異帶來的社會保障問題,對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現狀和原因進行分析,找出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對社會保障轉移支付體制的進行分析。第三部分解決問題,通過以上分析研究結果提出政策建議。 圖10幅,表11個,參考文獻30篇。
【關鍵詞】:社會保障支出 地區(qū)差異 轉移支付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632.1
【目錄】:
- 致謝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緒論11-21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11-12
- 1.1.1 選題背景11
- 1.1.2 選題意義11-12
- 1.2 相關概念和研究對象的界定12-14
- 1.2.1 轉移支付12-13
- 1.2.2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13
- 1.2.3 地區(qū)差距13-14
- 1.3 文獻綜述14-19
- 1.3.1 國內相關文獻研究綜述14-18
- 1.3.2 國外相關文獻研究綜述18-19
- 1.4 論文研究方法與框架19-21
- 1.4.1 研究方法19-20
- 1.4.2 論文框架20-21
- 2 理論基礎21-27
- 2.1 公共產品理論21-24
- 2.1.1 公共產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21-22
- 2.1.2 公共產品的外溢性22-24
- 2.2 財政分權理論24-27
- 2.2.1 財政聯邦主義與社會保障轉移支付25-26
- 2.2.2 "以足投票"理論與社會保障轉移支付26-27
- 3 我國社會保障支出地區(qū)差異問題的描述27-51
- 3.1 衡量社會保障地區(qū)差異選取的指標和方法27-29
- 3.1.1 選取指標27-28
- 3.1.2 計算方法28-29
- 3.2 我國社會保障財政負擔的地區(qū)差異29-35
- 3.2.1 社會保障財政負擔地區(qū)差異的現狀29-32
- 3.2.2 社會保障財政負擔地區(qū)差異的變動趨勢32-35
- 3.3 我國社會保障人均財政支出的地區(qū)差異35-39
- 3.3.1 社會保障人均地區(qū)差異問題的現狀35-38
- 3.3.2 社會保障人均地區(qū)差異問題的變動趨勢38-39
- 3.4 我國社會保障財政支出水平的地區(qū)差異39-43
- 3.4.1 社會保障支出水平地區(qū)差異問題的現狀39-42
- 3.4.2 社會保障支出水平地區(qū)差異問題的變動趨勢42-43
- 3.5 本章小結43-51
- 3.5.1 社會保障支出地區(qū)差異與地區(qū)財政能力43-46
- 3.5.2 社會保障財政支出地區(qū)差距與轉移支付地區(qū)差異46-49
- 3.5.3 社會保障服務均等化與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49-51
- 4 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問題51-58
- 4.1 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非均等問題51-52
- 4.2 我國政府間社會保障權責劃分問題52-55
- 4.2.1 中央和地方政府權責不清、存在"錯位"52-53
- 4.2.2 政府間社會保障財權事權不對稱53-54
- 4.2.3 政府間社會保障權責劃分"統(tǒng)放不分"54-55
- 4.3 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措施及缺陷55-58
- 4.3.1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資金不足55-56
- 4.3.2 撥款方式和管理缺乏規(guī)范性56
- 4.3.3 缺乏法律體系的支撐56-58
- 5 完善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對策58-71
- 5.1 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目標與原則58-61
- 5.1.1 我國建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目標58-60
- 5.1.2 我國建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原則60-61
- 5.2 協(xié)調地方差距的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補缺的測算體系61-65
- 5.2.1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補缺理論61-62
- 5.2.2 社會保障標準收入能力和標準支出需求62
- 5.2.3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測算體系62-65
- 5.3 解決我國社會保障轉移支付非均等問題的對策65-66
- 5.3.1 科學劃分稅種65
- 5.3.2 建立和完善"因素法"替代"基數法"65-66
- 5.4 我國政府間社會保障權責劃分問題的對策66-68
- 5.4.1 科學明確地劃分政府之間的權責66-67
- 5.4.2 財權和事權相統(tǒng)一67-68
- 5.5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相關配套措施68-71
- 5.5.1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資金籌集問題68-69
- 5.5.2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的運行管理問題69-70
- 5.5.3 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制度的法制不健全問題70-71
- 6 結語71-72
- 參考文獻72-74
- 作者簡歷74-76
- 學位論文數據集7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寇鐵軍;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J];財經問題研究;1995年12期
2 劉溶滄,焦國華;地區(qū)間財政能力差異與轉移支付制度創(chuàng)新[J];財貿經濟;2002年06期
3 張立光,邱長溶;我國養(yǎng)老社會保險逃費行為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財貿經濟;2003年09期
4 馬恩濤;;我國政府間財政能力及其均衡制度研究[J];財貿研究;2007年01期
5 李建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區(qū)域差異研究[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08年05期
6 蒙麗珍;中國轉移支付目標模式的設計[J];財政研究;1997年10期
7 楊曉萌;論我國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的改革與完善[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8 史桂芬;;我國轉移支付制度的地區(qū)均等化效果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張小娜;沈玲玲;;農村外流勞動力與農村經濟發(fā)展[J];廣東財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彭海艷;;我國地區(qū)社會保障支出的公平性分析[J];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黃曉;中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收支均衡政府責任及其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康振華;公共財政下的我國社會保障支出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
2 李冉;規(guī)范和完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3 張春燕;城市財政管理中的市對區(qū)、縣轉移支付制度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4 張麗麗;分稅制下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149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71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