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政時刻》議程設置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2-07-13 15:46
作為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主辦的大型電視問政類節(jié)目,西安電視臺《問政時刻》節(jié)目自2016年開辦至今已屆兩年;節(jié)目以“聽民聲,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察民意,主動接受群眾監(jiān)督;促整改,建立長效機制”為訴求;把公眾參與充分運用到政府治理之中,積極探索政府治理新模式,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力。議程設置理論探討的是媒介議程、公眾議程及政策(政府)議程三者之間的制約關系及如何通過相互制約去影響受眾對于重要問題及其重要性的認識,其最深層的關注點仍在于對媒介與民主的關切。論文認為《問政時刻》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媒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原因,在于其較好實現(xiàn)了媒介議程、公眾議程及政策議程的三方互動。通過對《問政時刻》節(jié)目議程的系統(tǒng)研究,探究地方電視臺如何突出重圍,通過議程架構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傳播效果。論文由《問政時刻》議程架構研究入手,系統(tǒng)梳理了媒介議程、公眾議程、政策議程的各自架構方式以及交相互動路徑;通過梳理新媒體咨詢信息、發(fā)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對《問政時刻》做進一步的媒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分析,指出節(jié)目在重塑電視臺公信力和影響力、推進社會民主進步方面效果顯著;在此基礎上,針對電視問政過程中存在的局限提出若干發(fā)展...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2 《問政時刻》與“議程設置理論”
2.1 《問政時刻》節(jié)目概述
2.2 “議程設置理論”
3 《問政時刻》的議程架構
3.1 媒介議程架構
3.1.1 前期焦點策劃
3.1.2 現(xiàn)場把控各方
3.1.3 后期追責反饋
3.2 公眾議程架構
3.2.1 前期問題投訴
3.2.2 現(xiàn)場參與問政
3.2.3 后期監(jiān)督整改
3.3 政策議程架構
3.3.1 前期問題暴露
3.3.2 現(xiàn)場反思承諾
3.3.3 后期加速整改
3.4 三方議程互動
4 《問政時刻》媒介效果
4.1 收視率高
4.2 受眾面廣
4.3 滿意度良好
4.4 影響力大
4.5 媒介評價持肯定態(tài)度
5 《問政時刻》社會效果
5.1 強化社會輿論監(jiān)督
5.2 督促官員履職盡責
5.3 提高公眾參政議政積極性
6 《問政時刻》議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可行性建議
6.1 節(jié)目議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6.1.1 “銳度”與“廣度”
6.1.2 “問責”與“攬責”
6.1.3 “速效”與“長效”
6.2 改善的舉措
6.2.1 提升節(jié)目的深廣度和專業(yè)性
6.2.2 增強參與主體的責任意識
6.2.3 建立長效監(jiān)督機制
7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問政時刻》收視效果調查問卷
附錄2:2016—2018 年《問政時刻》節(jié)目播出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視問政節(jié)目主持人度的把握[J]. 毛芝春. 新聞前哨. 2018(03)
[2]議程設置理論與研究50年:溯源·演進·前景[J]. 史安斌,王沛楠.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7(10)
[3]電視問政的協(xié)商理念及其實現(xiàn)保障[J]. 何志武. 中州學刊. 2017(07)
[4]互聯(lián)網思維下電視問政節(jié)目長效機制研究——以西安《問政時刻》欄目為例[J]. 陳志慧. 新聞知識. 2017(06)
[5]淺談電視問政類節(jié)目的生命力[J]. 莊穎. 新聞研究導刊. 2016(22)
[6]公民在場、政府效能評價與電視問政的運行機制——以武漢市電視問政實踐為例[J]. 韓萬渠,沈亞平,原珂. 理論導刊. 2016(08)
[7]時政欄目《問政時刻》收視情況探析[J]. 劉寧. 今傳媒. 2016(08)
[8]電視問政類節(jié)目的傳播渠道創(chuàng)新及問政意義——以南寧電視臺《向人民承諾——電視問政》節(jié)目為例[J]. 王峰. 傳播與版權. 2016(05)
[9]武漢電視問政效果分析[J]. 陳卓.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 2016(01)
[10]多元輿論場中廣電媒體議程設置能力提升研究[J]. 陳明. 中國出版. 2016(04)
碩士論文
[1]基于電視問政的官民互動政府回應研究[D]. 陳瑜瑕.廣西大學 2018
[2]媒介融合背景下西安廣播電視臺《問政時刻》節(jié)目傳播策略研究[D]. 廉張潔.西北大學 2018
[3]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問政節(jié)目轉型策略研究[D]. 周軒羽.山東師范大學 2017
[4]論新媒體語境下電視輿論監(jiān)督的發(fā)展策略[D]. 賈婷.四川師范大學 2015
[5]論電視問政節(jié)目對公共話語空間的建構[D]. 李楊.河北大學 2015
[6]電視問政節(jié)目研究[D]. 王靜.新疆大學 2014
[7]中國媒體對社會治理的參與[D]. 袁翔.北京印刷學院 2014
[8]武漢電視臺“電視問政”欄目品牌構建策略研究[D]. 張潔.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60317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
2 《問政時刻》與“議程設置理論”
2.1 《問政時刻》節(jié)目概述
2.2 “議程設置理論”
3 《問政時刻》的議程架構
3.1 媒介議程架構
3.1.1 前期焦點策劃
3.1.2 現(xiàn)場把控各方
3.1.3 后期追責反饋
3.2 公眾議程架構
3.2.1 前期問題投訴
3.2.2 現(xiàn)場參與問政
3.2.3 后期監(jiān)督整改
3.3 政策議程架構
3.3.1 前期問題暴露
3.3.2 現(xiàn)場反思承諾
3.3.3 后期加速整改
3.4 三方議程互動
4 《問政時刻》媒介效果
4.1 收視率高
4.2 受眾面廣
4.3 滿意度良好
4.4 影響力大
4.5 媒介評價持肯定態(tài)度
5 《問政時刻》社會效果
5.1 強化社會輿論監(jiān)督
5.2 督促官員履職盡責
5.3 提高公眾參政議政積極性
6 《問政時刻》議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及可行性建議
6.1 節(jié)目議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6.1.1 “銳度”與“廣度”
6.1.2 “問責”與“攬責”
6.1.3 “速效”與“長效”
6.2 改善的舉措
6.2.1 提升節(jié)目的深廣度和專業(yè)性
6.2.2 增強參與主體的責任意識
6.2.3 建立長效監(jiān)督機制
7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問政時刻》收視效果調查問卷
附錄2:2016—2018 年《問政時刻》節(jié)目播出情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視問政節(jié)目主持人度的把握[J]. 毛芝春. 新聞前哨. 2018(03)
[2]議程設置理論與研究50年:溯源·演進·前景[J]. 史安斌,王沛楠.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17(10)
[3]電視問政的協(xié)商理念及其實現(xiàn)保障[J]. 何志武. 中州學刊. 2017(07)
[4]互聯(lián)網思維下電視問政節(jié)目長效機制研究——以西安《問政時刻》欄目為例[J]. 陳志慧. 新聞知識. 2017(06)
[5]淺談電視問政類節(jié)目的生命力[J]. 莊穎. 新聞研究導刊. 2016(22)
[6]公民在場、政府效能評價與電視問政的運行機制——以武漢市電視問政實踐為例[J]. 韓萬渠,沈亞平,原珂. 理論導刊. 2016(08)
[7]時政欄目《問政時刻》收視情況探析[J]. 劉寧. 今傳媒. 2016(08)
[8]電視問政類節(jié)目的傳播渠道創(chuàng)新及問政意義——以南寧電視臺《向人民承諾——電視問政》節(jié)目為例[J]. 王峰. 傳播與版權. 2016(05)
[9]武漢電視問政效果分析[J]. 陳卓.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 2016(01)
[10]多元輿論場中廣電媒體議程設置能力提升研究[J]. 陳明. 中國出版. 2016(04)
碩士論文
[1]基于電視問政的官民互動政府回應研究[D]. 陳瑜瑕.廣西大學 2018
[2]媒介融合背景下西安廣播電視臺《問政時刻》節(jié)目傳播策略研究[D]. 廉張潔.西北大學 2018
[3]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問政節(jié)目轉型策略研究[D]. 周軒羽.山東師范大學 2017
[4]論新媒體語境下電視輿論監(jiān)督的發(fā)展策略[D]. 賈婷.四川師范大學 2015
[5]論電視問政節(jié)目對公共話語空間的建構[D]. 李楊.河北大學 2015
[6]電視問政節(jié)目研究[D]. 王靜.新疆大學 2014
[7]中國媒體對社會治理的參與[D]. 袁翔.北京印刷學院 2014
[8]武漢電視臺“電視問政”欄目品牌構建策略研究[D]. 張潔.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6603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6603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