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職工適度普惠型養(yǎng)老金制度構建研究
本文選題:普惠型 切入點:養(yǎng)老金制度 出處:《湘潭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養(yǎng)老保險是社會保障事業(yè)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經過多次改革已初步建立覆蓋城鄉(xiāng)的養(yǎng)老保險體系,大部分公民退休后的生活都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口老年化進程的大大加速,養(yǎng)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開始凸顯,如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覆蓋面較窄、碎片化現(xiàn)象嚴重、籌資渠道單一,繳費不足、繳費率偏高等問題。國家針對這些問題做了多種參量調整,但效果甚微。我國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和結構性調整。構建城鎮(zhèn)職工適度普惠型養(yǎng)老金制度支柱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回顧了普惠型養(yǎng)老金制度在國內外的研究情況,在對公共養(yǎng)老金制度進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城鎮(zhèn)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建立城鎮(zhèn)職工適度普惠型養(yǎng)老金制度的必要性和制度優(yōu)勢。其次,基于可行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兩個角度,以福建省為例對城鎮(zhèn)職工適度普惠型養(yǎng)老金制度進行了預測分析,著重對于制度的框架設計和政府財政負擔能力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同時基于兩種不同的領取年齡進行了資金供求和財政負擔能力的測算和分析,以使新制度的設計更加的合理、科學。最后,為了保障新制度的完整性和可行性,提出城鎮(zhèn)職工適度普惠型養(yǎng)老金制度的配套措施,為我國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鑒。
[Abstract]:Endowment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security. After many reforms,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cover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been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in China, and the life of most citizens after retirement has been basically guaranteed.However,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aging process of the popula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have begun to become prominent, such as the narrow coverage of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for urban workers and the fragmentation phenomenon.Single funding channels, insufficient payment, high contribution rates and other problems.The state has made a variety of parametric adjustments to these problems, but the effect is minimal.Our country urban worker basic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needs to undertake top-level design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construct the pillar of moderate inclusive pension system for urban workers.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al pension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ublic pension system, analyzes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urban workers in China.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and advantages of establishing a moderate inclusive pension system for urban workers.Secondly, based on the two angles of feasi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akes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forecast and analyze the moderate inclusive pension system of urban workers.Focusing o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design and government financial burden capacit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based on the two different age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funds and financial burden capacity,In order to make the design of the new system more reasonable, scientific.Finall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new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of the moderate inclusive pension system for urban worker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42.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標;張燕妮;朱文;;歐洲國家如何調整養(yǎng)老金[J];中國社會保障;2008年02期
2 吳妤;曹晶晶;劉嘉麗;;俄羅斯三支柱養(yǎng)老金制度評述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0年06期
3 王嘉;;養(yǎng)老金巨額“空賬”問題亟待解決[J];中國人大;2010年14期
4 朱高磊;;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養(yǎng)老金制度國際研討會[J];學術界;2010年07期
5 楊娟;;非繳費型養(yǎng)老金制度研究述評[J];經濟學動態(tài);2010年04期
6 武瓊;;從英國養(yǎng)老金制度演進看政府責任變遷[J];中國財政;2011年01期
7 張銳;;中國養(yǎng)老金不可忽視的隱患[J];金融經濟;2011年15期
8 胡秋明;;走向可持續(xù)的養(yǎng)老金制度——以國際經驗的視角所作研究與分析[J];中國社會保障;2011年10期
9 高麗梅;;淺談我國的養(yǎng)老金制度[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14期
10 郭福生;;對我國養(yǎng)老金入市問題的思考[J];企業(yè)導報;2012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雷高飛;;堵住和諧社會在農村“池底”的最近一個缺口——關于全面建立農民養(yǎng)老金制度的政策建議[A];首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2 胡秋明;;論養(yǎng)老金制度的結構性改革與壽險公司的市場定位[A];變革中的穩(wěn)。罕kU、社會保障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5[C];2005年
3 王曉軍;;對我國養(yǎng)老金制度隱性債務與轉軌成本的再認識[A];北京市第十一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選編[C];2001年
4 劉泓;;國外公務員養(yǎng)老保險制度及其啟示[A];激辯“新養(yǎng)老策論”[C];2010年
5 和田要;彭萍;;日本與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基本構造和養(yǎng)老金保險制度的比較[A];中國經濟特區(qū)研究[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繼勇;較為完善的澳大利亞職業(yè)養(yǎng)老金投資[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趙憶寧;日本參院選舉 朝野較量“養(yǎng)老金政治”[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3 中國人壽養(yǎng)老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劉云龍;養(yǎng)老金成金融第四大支柱[N];華夏時報;2011年
4 張立美;彌補養(yǎng)老金虧空不能亂開藥[N];中國商報;2012年
5 中國證監(jiān)會研究中心 李東平 北京證券期貨研究院 姚遠;借鑒挪威養(yǎng)老金經驗擴充來源優(yōu)化管理[N];中國證券報;2013年
6 自由撰稿人 一元;不公養(yǎng)老金制度是如何出爐的?[N];中國經營報;2013年
7 本報評論員 降蘊彰;養(yǎng)老金制度莫忘過億農民[N];經濟觀察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周暉;指數:公眾了解養(yǎng)老金制度發(fā)展的工具[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3年
9 練洪洋;終結養(yǎng)老金雙軌制需要公開博弈[N];長春日報;2013年
10 練洪洋;終結養(yǎng)老金雙軌制需要公開博弈[N];廣州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武瓊;英國養(yǎng)老金制度變遷中政府責任定位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潘虎;中國農民工養(yǎng)老金制度的經濟學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年
3 王練文;公共養(yǎng)老金制度與經濟增長——理論、實踐與政策研討[D];復旦大學;2004年
4 楊文明;我國養(yǎng)老金制度設計及養(yǎng)老基金安全運營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5 姜永宏;工業(yè)化與中國養(yǎng)老金制度[D];暨南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智超;退休金和養(yǎng)老金制度并軌改革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2 石s,
本文編號:17250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72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