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喬木與毛澤東鄧小平
本文關(guān)鍵詞:胡喬木與毛澤東鄧小平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胡喬木 轉(zhuǎn)折關(guān)頭 馬克思主義學者 程中原 歷史轉(zhuǎn)折時期 一支筆 檔案資料 百科全書式 歷史文獻 編寫組
【摘要】:正程中原主編出版時間:2015年1月定價:49.00元ISBN:978-7-5154-0559-9胡喬木傳編寫組專家,以二十多年的研究,用第一手的檔案資料,在本書中全面、細致評述了胡喬木與毛澤東從1941年到1981年40年間的關(guān)系,胡喬木與鄧小平1975年到1982年歷史轉(zhuǎn)折時期特殊的交往。本書呈現(xiàn)了胡喬木作為"黨內(nèi)第一支筆"和百科全書式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歷史轉(zhuǎn)折關(guān)頭所起的特殊的重要作用,詳實記錄了黨和國家最重要的一批歷史文獻,如兩個"歷史決議"、《中華人
【關(guān)鍵詞】: 胡喬木;轉(zhuǎn)折關(guān)頭;馬克思主義學者;程中原;歷史轉(zhuǎn)折時期;一支筆;檔案資料;百科全書式;歷史文獻;編寫組;
【分類號】:K827-5
【正文快照】: 程中原主編出版時間:2015年1月定價:49.00元 ISBN:978-7-5154-0559-9 胡喬木傳編寫組專家,以二十多年的研究,用 第一手的檔案資料,在本書中全面、細致評述了胡 喬木與毛澤東從1941年到1981年40年間的關(guān)系,胡喬木與鄧小平1975年到1982年歷史轉(zhuǎn)折時期特 殊的交往。本書呈現(xiàn)了胡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兆云;林默涵深情回憶胡喬木[J];黨史文苑;2001年02期
2 李良志;從《胡喬木書信集》看一位政治家、理論家、學者的真實人生軌跡[J];北京黨史;2002年05期
3 劉延年;廣大正直知識分子的知心朋友——記胡喬木和知識分子的交往[J];黨史縱覽;2002年05期
4 朱元石;胡喬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對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shè)的思考和意見[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3年04期
5 薛德震;我參與討論胡喬木論異化的文章[J];炎黃春秋;2004年03期
6 杜玉芳;胡喬木與夫人谷羽五十余年共風雨[J];黨史博采;2004年11期
7 邢小群;中共中央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惠談胡喬木(下)[J];湖南文史;2004年03期
8 顧為銘;“文革”中,胡喬木兩次向毛澤東求助[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5年03期
9 楊必軍;胡喬木湘西兩次脫險[J];湘潮;2005年04期
10 魏邦良;;胡喬木為何提出“長期病休”?[J];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郭沫若;;致胡喬木(一函)[A];紀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C];1987年
2 程中原;;1977—1982:胡喬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貢獻[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jīng)驗——第五屆國史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郭沫若;;致胡喬木二函[A];郭沫若研究第一輯[C];1985年
4 時存魯;王守福;;中共中央一枝筆——胡喬木[A];中國當代秘書群星文選[C];1999年
5 陶永祥;;胡喬木與新時期黨的文獻編輯工作[A];新中國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6 郭沫若;;致胡喬木(一函)[A];郭沫若研究(第六輯)[C];1988年
7 魯書月;;胡喬木晚年對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的理論貢獻[A];政黨與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研究——“中國政黨與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中原;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胡喬木[N];光明日報;2000年
2 《胡喬木傳》編寫組;胡喬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創(chuàng)建(2)[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3 艾蝶;專著論述胡喬木與社科院[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4 陳鐵健;胡喬木談治史理念[N];學習時報;2007年
5 《當代中國史研究》主編、當代中國研究所原副所長程中原;胡喬木談怎樣研究黨史[N];北京日報;2007年
6 丁曉平;胡喬木:“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的先驅(qū)”[N];文學報;2011年
7 邯鄲學院教授 魯書月;胡喬木與第二個歷史決議[N];北京日報;2011年
8 解放軍出版社昆侖編輯部副主任 丁曉平;胡喬木的這支筆[N];北京日報;2011年
9 程中原;關(guān)于胡喬木與第一個《歷史決議》若干史實的辨正[N];北京日報;2006年
10 《胡喬木傳》編寫組 程中原 執(zhí)筆;胡喬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創(chuàng)建[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魯書月;胡喬木晚年對中共重大政治理論問題的研究和再認識[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楊燕;胡喬木與馬克思主義[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嬌;關(guān)于胡喬木晚年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shè)思想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2 蔡美玉;胡喬木中共黨史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3 李川;論胡喬木對毛澤東思想的宣傳和貢獻[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4 高磊;1983:人道主義與異化爭論的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5 格桑格瑪;《胡喬木文集》講話稿的政治語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6 章曦;《胡喬木文集》認知語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7 何仙花;胡喬木公文與政論文語言的準確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8 惠文娟;新中國成立以來胡喬木關(guān)于社會主義問題的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葛小嬌;胡喬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貢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10 馬海濤;論胡喬木的新聞活動和新聞宣傳觀[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本文編號:8104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810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