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漢蘇武”楊重英
本文關(guān)鍵詞:清代“漢蘇武”楊重英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重英 內(nèi)府收藏 娶妻生子 董邦達 陳邦彥 漢節(jié) 楊應琚 汪由敦 首引 詩賦
【摘要】:正乾隆十一年(1766年)正月初二日,乾隆帝在宴賜群臣時展示內(nèi)府收藏的宋代李迪所畫《牧羝圖》,與群臣討論漢代蘇武的事跡,并于畫幅首引御題"冰天漢節(jié)"四字及御書詩文一首,梁詩正、汪由敦、陳邦彥、董邦達等朝臣也唱和題跋,詩賦中褒揚了漢代蘇武留匈奴19年保存名節(jié)的事跡。42年后,乾隆帝再次拿出《牧羝圖》,在董邦達題跋之后親書《御制蘇楊論》一篇,將蘇武的事跡與羈留緬甸21年誓死不降的楊重英的事跡相提并論,并指出:"武在匈奴……娶妻生子,《漢書》
【作者單位】: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關(guān)鍵詞】: 重英;內(nèi)府收藏;娶妻生子;董邦達;陳邦彥;漢節(jié);楊應琚;汪由敦;首引;詩賦;
【分類號】:K827;K249
【正文快照】: 乾隆十一年(1766年)正月初二日,乾隆帝在宴賜群臣時展示內(nèi)府收藏的宋代李迪所畫《牧羝圖》,與群臣討論漢代蘇武的事跡,并于畫幅首引御題“冰天漢節(jié)”四字及御書詩文一首,梁詩正、汪由敦、陳邦彥、董邦達等朝臣也唱和題跋,詩賦中褒揚了漢代蘇武留匈奴19年保存名節(jié)的事跡。4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尚繼武;對男權(quán)的沖擊和消解——論《聊齋志異》女權(quán)伸張[J];蒲松齡研究;2004年03期
2 張偉麗;;論蒲松齡紀昀小說創(chuàng)作心理相同點[J];蒲松齡研究;2008年01期
3 徐時儀;;漢語慣用語“掉槍花”與“混腔水”考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4 陳德鵬;;咸豐帝的人格心理及其影響[J];安徽史學;2008年02期
5 王惠榮;;從晚清漢學區(qū)域之發(fā)展看漢宋調(diào)和[J];安徽史學;2009年02期
6 陳艷君;;明清徽商消費生活的儒雅性[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7 姚虹光;;由一枚出譜寶云咸豐當十錢,淺議從錢文變革到鑄造大錢的衰落[J];安徽錢幣;2008年04期
8 秦宗財;明清徽商的休閑生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董家魁;徽商衰落原因新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陳慧;;筆寫滿族 心系民族——以老舍《正紅旗下》為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源;;性別與權(quán)力:清代女性參與京控案再研究[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郗鵬;;清代歲貢生錄取制度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團與地方社會——以江蘇省教育會對萬緣庵毀學案的處置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郗鵬;;清代拔貢生錄取制度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馮賢亮;;舟船交通:明清太湖平原的環(huán)境與人生[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五輯)[C];2008年
6 王列輝;;近代上海港臨港集聚形成的機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7 王守恩;;社會史視野中的風俗——兼論傳統(tǒng)風俗與傳統(tǒng)社會[A];區(qū)域社會史比較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8 鄭永華;;清代推行教化與治理民間教門之關(guān)系試探[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北京史專題研究[C];2007年
9 謝金伶;;清末民初北京服飾的變化研究[A];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北京史專題研究[C];2007年
10 彭貴珍;;略論近代中國城市居民婚姻觀念的變遷及其影響[A];中國現(xiàn)代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金華;畢沅及其幕府的史學成就[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東部地區(qū)的宗族與地方社會[D];南開大學;2010年
4 代亮;曾國藩詩文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郭輝;明清小說中尼僧形象之文學與文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程方;清代山東農(nóng)業(yè)發(fā)展與民生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東漸及其在廣州的實踐[D];暨南大學;2010年
8 劉榮臻;國民政府時期的北京社會救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華;清末十年小說與倫理[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袁瑾;紹興舜王巡會會貨表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蕾;滿族舒穆祿氏研究與資料整理[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王品;太上皇體制與乾嘉之際權(quán)力運行軌跡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會會;清代順康雍時期殿試策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曉松;清中期書畫收藏熱潮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晶君;《欽定臺規(guī)》初探[D];湘潭大學;2010年
6 吳黎黎;清代婦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學;2010年
7 張家惠;國民政府時期青島慈善事業(yè)研究(1929-1937)[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8 茍海林;市場與區(qū)劃:清代至民國江南市鎮(zhèn)的區(qū)域建構(gòu)與演變[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趙治花;明清時期贛東北的社會動亂與族群關(guān)系[D];南昌大學;2010年
10 張惠娟;晚清湘軍的“三緣”特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德懷;;“英文為準”與“中文為準”——香港中文的一個難題[J];中國語文;1996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5478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wzj/547819.html